全球油氣大廠轉型的過程中,對氫的發展特別看重,這是因為氫的應用與儲存、運輸,與過去的化石燃料如天然氣的方式接近,有利於油氣大廠應用傳統優勢,不過當前工業製氫主流,95% 來自於天然氣以水蒸氣轉化裂解,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利用這樣製造的氫,很難說是無碳能源,因此油氣巨擘還得想出如何生產綠能氫。
英國石油(BP)就對綠能氫跨出最新一步,宣布與化學公司諾力昂(Nouryon)合作,在荷蘭鹿特丹港,研究以綠能電解水製氫,興建 250 百萬瓦(megawatt)電解水廠,預計每年生產 4.5 萬噸綠能氫。不過這些氫的用途並非氫燃料電池車或是電力應用,諾力昂表示,這些綠能氫主要用以取代煉油過程中脫硫所需的氫,原本這些工業用氫都是以天然氣水蒸氣轉化法製成,製造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改用綠能氫之後,每年可減少 35 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電解水製氫的電力來源,預計將來自風能或太陽能的多餘電力。若計畫順利推動,諾力昂將會負責建造與營運電解水設施,鹿特丹港將提供當地的基礎建設,並可能將鹿特丹港建設微綠能氫集散中心。該計畫將在 2022 年進行最終投資決策。
諾力昂的前身是化學公司阿克蘇諾貝爾(AkzoNobel)的特殊化學部門,由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收購後,獨立成為阿克蘇諾貝爾特殊化學公司(AkzoNobel Specialty Chemicals),之後改名為諾力昂。
鹿特丹計畫之前,2018 年 10 月,諾力昂與塔塔鋼鐵(Tata Steel)以及阿姆斯特丹港研究興建 100 百萬瓦綠能電解水製氫設備,年產能可達 1.5 萬噸氫,再加上供應塔塔鋼鐵所需的氧。先前歐洲最大的電解水製氫設施,規模大概如同位於荷蘭代爾夫宰爾的 20 百萬瓦系統,阿姆斯特丹港計畫宣布後,成為歐洲最大相關設施,不過如今鹿特丹港的計畫又取而代之。
這顯示綠能氫產業的發展快速,以及油氣巨擘投入的動機之高。英國石油與諾力昂此次計畫是要取代煉油過程中所需的氫,先前殼牌(Shell)則是計劃氫在運輸產業上的應用,2017 年發表報告指出,至 2050 年,1.13 億輛的氫燃料電池車,能節省 7,500 萬噸燃料,減少 2.2 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殼牌更於 2018 年發表報告認為氫是航空業最佳燃料。
相較之下,英國石油過去對氫的發展較為保守,僅在 2016 年與德國電力公司 Uniper 簽約,在一處煉油廠發展電解生產綠能氫的設施,2018 年於德國林根測試使用綠能氫製造燃油供應奧迪(Audi),如今在鹿特丹的計畫,大體上不脫煉油應用。但這可說是綠能氫應用的第一小步,接下來油氣巨擘必然將繼續測試如何發展氫相關領域。(本文由科技新報授權轉載,首圖來源:諾力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