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中華投信:2021年全球經濟處於「再生」階段
**全球經濟處於再生復原階段,低利環境將延續更長時間,而非急速通貨再膨脹**
**北亞享有經濟優勢及基本面突出,股票呈現看漲行情**
**亞洲信貸配息率具備吸引力**
全球在2020年發生劇變,投資市場亦是大跌後急速反彈,儘管經歷了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風險性資產在過去一年仍是表現不俗。對於2021年的投資佈署,匯豐中華投信投資團隊於今(1/13)日指出「2021年全球經濟將處於再生的階段」;然而,實際再生的速度將取決於地域狀況、疫苗發展以及各國政府的政策支持。整體而言,亞洲將繼續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力量,加上政策扶持,亞洲市場的股、債以至於另類資產等均具備較大的增長潛力,為2021年立下良好的投資根基。
在新的一年,全球經濟再生復甦是首要的投資主題,儘管新的一年各國政策支持預計將陸續增加,但在過去六個月經濟活動大幅反彈後,全球增長將再次放慢,這對預期回報也有所影響。匯豐中華投信董事長李選進表示,「我們認為全球將在更長一段時間處於低利率、低回報的態勢,投資人需要更審慎地評估市場環境。因此,經濟處於復原階段的可能性比急速通貨再膨脹的情況為高。要想從中獲益,可選擇投資在增長較快的地區,而亞洲明顯是帶領全球增長的引擎。」
在經濟處於復原再生的一年,保持主動投資至關重要。股票配置仍屬合理之舉,不過需要靈活調整地區配置,以因應新形勢與不斷發展的宏觀趨勢。李選進說明,在新的一年,支持風險的立場仍然有其根據,儘管預期回報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持續走低,再加上債券收益率處於低水平,因此投資組合中需要出現「新的分散工具」,將另類投資及地區固定收益等資產類別納入投資組合勢必成為主流。
亞洲繼續受到追捧,政府將推出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亞洲能夠領導群雄,除了因為疫情控制較佳,經濟亦不斷出現結構性改變,持續釋放增長潛力及投資機會。儘管疫情打亂全球貿易,但亞洲地區各國之間的供應鏈未受到太大影響,市場份額在全球的佔比反而較疫情前提升。亞洲地區的央行仍有空間祭出刺激措施,為經濟復甦提供強大後盾。隨著疫苗問世以及跨境旅遊限制措施的放寬,應可讓亞洲各個經濟體迎頭趕上,配合低率環境下,亞洲新興市場可望成為其中的亮點。
匯豐中華投信投資長林經堯說道:「亞洲政策措施預料將更具有針對性及差異化,亞洲地區的央行十分關注金融穩定性,政府也著力推動結構性改革並放寬監管限制,令經濟發展更加穩定。我們預計大部分亞洲經濟體的產出及本地生產總值可望於2021年下半年回復至疫情前水平,但仍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回復至疫情前的中期增長潛力。」
受惠於長遠前景,科技及醫療保健類領先
林經堯續說,在復甦的一年裡,股市配置仍是有意義的,但需要在國家和地區之間作出選擇。而新興市場股票以及一系列替代資產都有良好的機會。隨著疫情的發展繼續成為輿論焦點,亞洲工業化經濟體如中國、南韓、台灣在2021年仍是偏好的市場,原因在於北亞地區的經濟優勢及基本面相比全球其他地區更為強韌。隨著亞洲區域內的生產總值增長回穩,應有助於支持企業盈餘前景。
行業方面,預期科技及醫療保健領域將延續升勢。林經堯分析,科技繁榮是一種結構性的現象,已深度滲透至眾多領域,由於線上活動的趨勢不變,受惠於封鎖措施及社交距離的科技業將繼續取得收益及利潤增長,尤其新興市場的領先科技公司不容忽視。而作為這次公共衛生危機中的焦點,醫療保健類預期於2021年將取得強勁盈利增長,可望繼續保有成功表現。這些公司勢將受惠於後疫情的長期趨勢。
亞洲信貸市場估值具吸引力
匯豐中華投信表示,鑑於全球各地的經濟復甦力度各有不同,繼而影響企業利潤及用以支持利息付款的現金流量,故採取地區性方針較為有利。亞洲美元企業債特別是亞洲高收益債,可利用亞洲企業盈利強勁復甦而受益,由於現金在總債務的佔比持續向好,流動率仍然充裕,這些穩健的基本因素,反映許多亞洲高收益債發行人更能應付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除了估值吸引力之外,亞洲信貸的違約率較低、存續期短及低利率敏感性的優勢,皆令投資亞洲信貸更具有說服力。
匯豐中華投信指出,過去一年由於全球投資人渴望尋求收益,資金大量流入亞洲信貸,預期此趨勢將於新的一年持續,原因是全球投資人在低至負利率環境下對於收益的需求更大。同時,2021年亞洲高收益債的違約率預計仍低於其他市場,隨著再融資風險增加,部分債券的風險可能有所提升,使得信貸分散程度擴大,同時也突顯了資產配置及篩選債券方面專業知識的重要性。
中國數位化轉型機遇不容忽視
匯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經理人韋音如表示:「隨著疫情加快數位轉型,中國在電子商務方面持續領先全球,預期2020年中國的電子商務收入將高於美國逾一倍。疫情加速數位經濟轉型,帶動科技股盈利增長。數位化的日益發展為中國互聯網企業造就明顯優勢,整體利好的政策將續成為中長線增長的催化劑。此外,綠色經濟在中國開始起飛,促使電動車滲透率提高並步入結構性增長週期。我們預計製造業投資與消費可望成為今年主要經濟動能。」
韋音如說,中國多個城市已成為科技創新重鎮,在科技創新及投資的帶動下,中國經濟將呈現高速復甦,範圍在近數個月更擴大至表現落後的服務及消費行業。踏入2021年,預計增長動力將從投資轉向家庭消費、製造業轉向服務業以及從基礎設施|及房地產投資轉向製造業投資。而針對性的貨幣與財政政策預估將逐步回歸正常化,在就業市場及家庭收入復甦的帶動下,內需消費將成為2021年中國GDP增長的關鍵力量。
韋音如強調,中國的十四五計畫亦是中國經濟結構性增長的重要推手,預期在該政策的支持下,由數位轉型而形成的新消費群會更加龐大。同時中國當局亦會優先推動「雙循環」的發展策略,這將支持中產階級、刺激創新、開放資本市場,從更大的範圍來看,發展本土產業鏈及擴大對外開放是接下來一年中國經濟的主要看點。
因此看好受惠於十四五政策預期支持的領域,與基本面回溫的產業,例如大消費、科技創新自主與新能源等。
展望2021金牛年,隨著全球宏觀經濟逐步復甦,投資人可把握復原過程中的主要機遇,例如可持續發展已在各經濟體及企業中成為重要話題。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經濟過渡至淨零排放的速度將會較原先預期的快,投資人必須為此作好準備。因此,將可持續原則融入投資策略成為關鍵。匯豐中華投信強調,可持續投資勢必成為2021年的新常態,這是由於各國政府已作出低碳轉型相關的綠色振興計畫,這將對涉足再生能源領域如電動汽車、太陽能電網等公司產生連帶效應,而結合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的投資策略發展迅速,如今已佔全球專業管理資產超過四分之一,足見ESG分析成為投資策略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以下為投資警語】
註:文中個股、類股或產業,僅為參考舉例,不代表個股、類股或產業推薦,且不為未來投資獲利之保證,亦不為基金未來之持股,匯豐不負擔任何預測或目標無法達成之責任。本基金特色及策略細節,詳見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投資組合可能隨時間、投資策略調整而有所不同。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
本資料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投資任何有價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之建議或要約,匯豐中華投信已盡力尋求可靠之資料來源以提供正確之意見與消息,但無法保證該等資料之正確及完整性,投資人如欲進行投資,應自行判斷投資標的、投資風險,承擔投資損益結果,匯豐中華投信及其董事、受僱人不因此而承擔任何損害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