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十二月份經理人報告
2019/1/30 下午 01:42:00 作者:葉宇真
12月大盤在貿易戰有所緩和的背景下出現反彈, 但“4+7城市”帶量採購公佈的大幅降價成為了醫藥類股下跌最主要的因素。 帶量採購中標價格公佈,平均降幅約為52%, 但是採購量的變化使得業績影響可控, 帶量採購對於仿製藥板塊估值的長期影響確實值得關注。 由於價格公開可查詢,那麼其他省份是否會採取“價格聯動” ,從而形成全國範圍內的相關品種降價值得我們關注。仿製藥企業未來發展的三條路徑:轉型創新;打造難仿藥;做長產品線+走向國際化。
近期醫藥板塊的回檔讓人想到2010-2011年安徽模式推廣後的醫藥板塊行情。2019年醫藥板塊在經歷了明顯下跌後依然具備機會,這其中政策壓力相對較小的非藥領域可能是板塊性機會。 其中包含設備療、 CRO、 商業板塊等。藥品領域則關注龍頭企業。 這其中包括: 1. 生物藥2. 偏向消費品的OTC或醫藥消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