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2-05 06:11:27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4月黃金期貨2月4日收盤上漲21.6美元或0.8%至每盎司2,873.1美元,繼續創下歷史新高,主要仍受避險需求的帶動;美元指數下跌0.7%,3月白銀期貨上漲1.3%至每盎司32.89美元。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4月鉑金期貨上漲0.8%至每盎司1,011.2美元,3月鈀金期貨下跌3.3%至每盎司1,012.5美元。
全球最大黃金ETF道富財富黃金指數基金(SPDR Gold Shares, GLD)4日黃金持有量增加0.86公噸至865.63公噸。最大的白銀ETF安碩白銀指數基金(iShares Silver Trust, SLV),白銀持有量減少8.50公噸至13,873.97公噸。
賀利氏貴金屬(Heraeus)報告表示,中國的黃金需求正在顯示出回升的跡象,而白銀在太陽能產業的需求可能已經接近高峰。2024年,中國太陽能裝機總容量達到886.66吉瓦(GW),較上年度增長46%。新增277GW的裝機容量不僅超過了業界預期,也比中國政府的2024年預測值高出17GW。然而,這一增速仍低於2023年創紀錄的54%增長率,這顯示中國的太陽能產能增長可能已經達到頂峰。
報告指出,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提取量通常被視為批發和製造需求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每年12月和1月,由於製造商為農曆新年儲備庫存,提取量會有所增加,消費者需求通常也遵循類似的季節性趨勢。數據顯示,2024年12月的黃金提取量較前月增長23%,這意味著2025年1月的提取量有可能與歷史平均水準(約190公噸)相符。
MarketGauge首席策略師米歇爾·施奈德(Michele Schneider)表示,若黃金價格突破每盎司2,800美元,下一個主要目標將會是3,000美元。Solomon Global董事總經理保羅·威廉斯(Paul Williams)指出,金價創新高的原因不僅是川普政策帶來的影響,全球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也仍然處於高位,使黃金成為對沖風險和保值的重要選擇。
ActivTrades市場分析師里卡多·伊万傑利斯塔(Ricardo Evangelista)認為,黃金的避險吸引力遠超過利率上升的風險,稱儘管鮑爾暗示利率可能會長期維持較高水平,但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反應較為平淡,因為投資者仍然擔憂新政府的保護主義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這樣的環境對於無孳息收益的黃金有利,使其繼續吸引避險資金流入。
Aberdeen ETF策略部門主管羅伯特·明特(Robert Minter)指出,雖然金價創下歷史新高,但投資者對於黃金和白銀ETF的需求仍相對低迷,這表明市場仍有很大潛力。道明證券分析師報告指出,整體而言,黃金的下行風險仍然有限,但目前的上漲動能開始減弱,多頭需要補充新的動力,而白銀市場的資金流入條件更為優越。
期貨經紀商RJO Futures資深市場策略師帕維羅尼斯(Daniel Pavilonis)表示,金價上漲主要受到利率和美元大幅回落的影響,儘管美元近期略有回升,但仍遠低於高點。此外,可能的關稅政策升級,包括與加拿大、墨西哥,甚至中國的貿易戰,進一步推動了市場對黃金的避險需求。他認為,市場對金價的看漲情緒強烈,任何一個消息都可能成為新的催化劑,並推動金價向3,000美元目標邁進。
世界黃金協會資深分析師高坡(Krishan Gopaul)表示,官方部門對黃金的需求仍在市場中發揮關鍵作用,幫助金價維持在接近歷史高點的水準。同時,不僅是新興市場的央行在尋求保護本國貨幣的價值,部分發達經濟體的央行也在增持黃金儲備。儘管黃金市場在過去幾個月經歷了劇烈波動,分析師普遍認為,央行的購買需求將繼續支撐黃金的長期上升趨勢。
Market Vector Indexes全球指數產品管理主管楊怡(Joy Yang)指出,由於川普總統及其「美國優先」經濟政策帶來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央行轉向黃金這類「中立資產」的趨勢並不令人意外。楊怡認為,這些貿易戰威脅將進一步提升黃金的吸引力,特別是對那些希望減少對美元與美國國債依賴的國家而言。
景順投信公司(Invesco)商品策略師凱西·克里斯基(Kathy Kriskey)也表示,央行的黃金需求不僅支撐市場,還為零售投資者創造價值,並且短期內不太可能減弱。她以中國央行為例,指出中國人民銀行連續18個月購買黃金,雖然在2024年中期暫停了6個月,但在年底又重返市場。而中國的外匯儲備中,黃金僅佔5%,她相信中國會繼續增持黃金,特別是在與川普的貿易戰中,中國需要加速去美元化。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3月期銅2月4日收盤上漲0.9%至每磅4.3650美元。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