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3-03 07:13:52 記者 李彥瑾 報導
在美國政府重金資助下,晶片大廠Intel(INTC.US)斥資280億美元在俄亥俄州打造「地表最大」晶圓廠。不過據外媒報導,由於Intel營運陷入困境,必須更審慎地規劃資本支出,該廠完工期會往後展延五年,至少2030年後才能啟用。
《華爾街日報》等外媒報導,Intel 2月28日表示,俄亥俄州晶圓廠原定2025年完工,目前修正以2030年完工為目標,並在同年或隔年投產。投資人將此消息視為利多,帶動Intel股價一度大漲5.85%,但隨後回吐部分漲幅,終場收漲2.79%。
Intel全球營運長兼代工製造和供應鏈部門總經理Naga Chandrasekaran在新聞稿中補充說明,完工時程拉長五年,主要受公司財務壓力影響,策略上優先考量財務穩定性和風險管控,因而進行審慎的資本支出規畫。
2024年3月,拜登政府向Intel提供195億美元的補助金和貸款,以助該公司於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俄亥俄州及俄勒岡州之新晶片廠及擴建投資計畫。
然而,因Intel在AI時代脫隊,晶圓代工領域也難以追趕台積電(2330)等競爭對手,Intel 2024年8月釋出的財報顯示,晶圓代工業務單季狂虧28億美元,當天股價下殺26%,寫50年來最慘單日跌幅。
2024年12月,Intel董事會拋出震撼彈宣布,2021年才回鍋的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閃電退休,由財務長David Zinsner與產品部門執行長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共同出任臨時執行長,主要因季辛格未能帶領Intel找到出路,董事會對他失去耐心,決定換人掌舵。
(圖片來源:Intel)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