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2-10 11:02:22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普氏能源資訊2月7日報導,美國農業與食品產業,尤其是黃豆、玉米和蛋白質類產品,可能會因美國總統川普重新推行的關稅外交,永久失去關鍵市場,並將市場份額讓給如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川普認為,對貿易夥伴加徵關稅是「美國優先」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稱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剝削。
川普的關稅已經引發中國報復。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月4日公告表示,自2025年2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關稅。二、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徵10%關稅。三、對原產於美國的附件所列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分別加徵相應關稅,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徵的關稅不予減免。
美國是全球主要的農產品供應國,任何貿易衝突都對農民極為不利。關稅戰還會在長期內侵蝕美國農產品在關鍵市場的份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是美國農產品出口的三大市場,合計佔美國年度農產品出口的近50%。根據美國農業部預測,在2025財政年度,美國預計出口1700億美元的農產品,其中墨西哥將佔17.6%,加拿大佔17%,中國佔14%。這三個國家是美國玉米、黃豆、豬肉、牛肉、乳製品和乙醇的主要進口國。
川普首個任期的2018年美中貿易戰期間,美國農業部估計美國農民因貿易戰損失達270億美元。當時川普政府支付了231億美元補貼,以安撫受影響的農民。然而,市場結構已經發生變化,美國農民的損失可能無法完全彌補。
這種變化在黃豆市場上尤為明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黃豆進口國,佔全球黃豆貿易的60%以上,以往嚴重依賴美國供應。然而,近年來,由於貿易戰和外交摩擦,中國逐漸轉向巴西和阿根廷購買黃豆。
2012年以前,中國近一半的黃豆進口來自美國。而近十年來,巴西取代美國,成為中國和全球最大的黃豆供應國。2024年,中國黃豆進口量創下1.05億噸的歷史新高,其中巴西供應近70%,美國僅供應約20%。雖然巴西的黃豆價格更具競爭力,但專家指出,中國與巴西之間的貿易增強也受到美中關係不確定性的影響。
自2018年起,巴西已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供應國,這一趨勢在黃豆市場尤為明顯。中國政府在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意識到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並開始尋求更可靠的供應來源,最終選擇南美,特別是巴西,作為主要農產品供應國。
除了黃豆,美國農民還擔心牛肉和豬肉市場的前景。中國是美國第三大牛肉和豬肉買家,分別進口美國15%和16%的總出口量。此外,墨西哥佔美國玉米出口的近40%比重,墨西哥也是美國豬肉的最大進口國,佔美國豬肉出口總量的29%。市場專家警告,即便政府提供補貼,美國農民已經失去的國際市場,可能永遠無法挽回。
為了緩解與美國之間因關稅威脅而升溫的貿易緊張局勢,墨西哥政府正式解除對基因改造玉米的進口禁令。墨西哥農業市場諮詢集團(Agricultural Markets Consulting Group)執行長胡安·卡洛斯·阿納亞(Juan Carlos Anaya)表示,解除禁令是因為墨國在美墨加協定下的貿易爭端小組中未能證明基改玉米對人類、動物及環境健康有害。此外,取消禁令也有助於維持《美墨加協定》(USMCA)下的貿易關係。
美國愛荷華州玉米協會(Iowa Corn Association)表示,此次禁令解除對美國農民而言是「重大勝利」,因為這將使美國恢復對墨西哥的基改玉米出口。協會主席兼農民斯圖·斯旺森(Stu Swanson)在聲明中表示,愛荷華州農民高度依賴對墨西哥的貿易及玉米出口,墨西哥是各種形式玉米產品的關鍵市場,消除貿易壁壘對我們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