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3-10 09:14:42 記者 黃智勤 報導
最新數據顯示,德國1月工業訂單較前月萎縮7%,主因對大宗運輸類訂單的採購力道減弱;市場也期盼政府祭出刺激措施因應關稅戰威脅。
路透、華爾街日報等外媒報導,德國聯邦統計局7日公佈,今(2025)年1月份,德國工業訂單較前月萎縮7%,跌幅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8%,主因12月份飛機、船舶、火車和軍用車輛的需求激增,基期較高。
剔除高波動性大宗訂單的工業訂單則月減2.7%;LBBW經濟學家Jens-Oliver Niklasch指出,1月份國內需求較海外需求疲軟。
美國關稅政策變化不斷,持續帶來風險。專家憂心,若美國對歐盟加徵關稅,將重創德國出口,包括汽車、醫藥產品和機械等。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多次點名美國對歐盟的貿易逆差過大。
德國GDP已連兩年萎縮,製造業景氣持續低迷。德國工業暨鋼鐵巨擘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近期表示,受汽車業景氣不振影響,相關部門將裁員1,800人。
德國汽車業去年遭遇逆風,BMW、福斯等車商均繳出慘淡財報並下修財測,近來又面臨「川普2.0」關稅威脅;汽車業也持續面臨高成本、轉型電動車腳步慢於預期等挑戰。
不過,儘管德國經濟持續疲軟,德國股市今年來仍大幅上漲、屢創歷史新高,主因市場期盼俄烏停戰有利經濟,加上德國新政府醞釀大幅擴增軍費/基建開支,激勵股市走強。
報守派的德國基民/基社聯盟(CDU/CSU)上月在聯邦大選中獲勝,預計將與社民黨(SPD)攜手組成聯合政府。消息指出,新政府正在洽談設立規模達4,000億歐元的國防資金和規模達5,000億歐元的基礎建設資金。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