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首頁新聞新聞台股台股美股美股新VIP新VIP選股選股基金基金ETFETF自主理財自主理財固定收益固定收益櫃檯櫃檯XQXQ
�凒憭��凒憭�
知識庫知識庫iQuoteiQuote焦點專題焦點專題財經台財經台金融金融理財理財多空多空人民幣人民幣未上市未上市權證權證港股港股
註冊註冊
登入登入
粉絲團粉絲團
 
投資觀點-台股迷航仍以景氣為指標
(2004/12/08)
‧作 者:錢潮周刊

作者:蕭光哲

台股近來因政治因素而脫離國際股市的脈動,盤勢在五八○○點上下徘徊了超過三個月的時間,似乎是迷失了行進的方向,也讓台股的投資者乎多乎空,處於多空未明的迷惑之中,但投資人若能將眼光放遠不要只看到台股目前的狀況,看看國際股市走勢仍持續在震盪走高中,就不會失去方向感。台股最終還是會回歸經濟景氣的脈動,雖然目前景氣剛翻揚的爆衝期已結束,但溫和擴張的情況仍持續,只要原物料價格不再度失控,全球股市的榮景仍是可以持續。

原物料飆漲為景氣復甦初期現象

消費支出成長才能支撐景氣持續

本波全球經濟景氣脫離谷底開始翻揚是由去年第二季開始,而成長的動力來源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的積極建設,以及新型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新型手機、數位相機、TFT面板、DVD光碟機、新型的影音設備等等,引發了美國等先進國家的新需求,全球景氣就在中國與美國兩大經濟體的帶領下,加上景氣最差的日本也開始好轉助陣,而走上了復甦之途。

而每一循環的經濟景氣復甦之初,都會伴隨著原物料價格的飆漲,因為在經歷了長期的不景氣之後,廠商的投資都緊縮到了谷底,而在需求開始增溫時,就很容易開始出現增加投資擴廠的措施,也因此會伴隨著躉售物價走高而原物料價格飆漲的狀況,由去年中就很明顯的看到此現象產生,只是這波的景氣復甦,供給推動的力量先前一直大於需求成長的力道,換句話說就是在景氣翻揚初期還存在了部分原物料炒作的成分。因此,從去年中起一直到今年第一季,原物料價格不斷飆漲,而原物料類股股價也都隨著飆高,但消費支出的力道卻一直沒能跟上,所以個人在今年初總統大選前因為憂心此一現象無法改善,而看空股市的後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當時股市有過熱的現象產生。而就因為當時供給不斷的擴漲,消費支出的力道一直無法迎頭趕上,也造成了全球股市產生了一波大幅回檔的走勢。

但近一季來,由於消費支出的力道有較明顯的增溫現象,(美國第三季消費支出成長五.二﹪,第四季仍將進一步擴大),而供給的增長也有降溫的現象(躉售存貨與耐久財訂單由高峰略為下降),漸漸地有趨近於平衡的狀況,當然最主要是原物料價格由第三季開始出現回軟的走勢,也帶動了國際股市再度轉強,因此只要原物料價格可以持續穩定下來,全球股市的多頭將仍可持續。

由美國感恩節消費狀況可看出近期消費支出的成長力道

當景氣復甦初期的原物料行情過後,景氣若要持續走多就必須讓原物料價格降溫下來,回歸到終端需求所能接受的合理價位,如此才能在景氣的帶動下讓消費支出開始成長,也只有消費支出的持續成長才能讓景氣的成長得以持續。而今年三月之所以看壞股市後勢,除了股市過熱外,就是原物料價格在炒作下漲幅過大,而且飆漲時間過久毫無回落的跡象,若持續下去將造成需求衰退,葬送了好不容易才復甦起來的景氣循環。

所幸從今年中起原物料價格飆漲的狀況就有了改善,其中一個主要的壓制炒作力量就是大陸的宏觀調控,大陸當局也明白,若不適時的壓抑原物料價格的炒作,大陸經濟將有硬著陸的危機,而大陸此舉也給了全球景氣持續復甦的一個關鍵力量。而就從原物料價格開始回落以來,我們可以從美國的經濟數據看到消費支出數字開始出現了較明顯的成長,尤其是近期最後一項高漲的原物料,原油價格開始回落後,消費支出的增長更是明顯,在美國感恩節當日的消費出現了兩位數以上的成長,更是為景氣的持續復甦打下了一劑強心針。

現階段景氣要持續復甦一定要靠需求的推動,不像景氣反轉初期可由供給的擴張帶動原物料需求來助長景氣,因為需求若無法順利跟上供給擴張的腳步,供過於求的問題就會產生,景氣持續好轉自然而然就會蒙上陰影,就如今年上半年的狀況。因此,現階段持穩原物料價格在合理的價格是維持景氣必要的條件,若原物料價格可順利持續回落,預料明年將可見到消費支出較大幅的成長,景氣的復甦也就可以更上一層樓,當然整體國際股市就可以持續維持多頭走勢了。

提了這麼多的景氣狀況,除了要告訴讀者目前的股市仍處多頭外,另外就是要提醒讀者原物料飆漲的行情應該是結束了,若要景氣持續好轉也必須結束。因此,原物料飆漲期的原物料股因售價飆高獲利暴增期已結束,接下來售價將回落,要維持獲利或持續增長獲利須靠出貨的大幅增長來維持。

原物料股已處短中期的景氣高峰

近期散裝航運的BDI指數仍不斷飆高,再創下歷史新高站上六○○○點,這也印證了國際貿易仍持續熱絡,景氣並沒有出現反轉的疑慮,只是航運股的表現似乎並沒有指標指數那麼強勁。而大陸寶鋼及台灣中鋼近日所開出的鋼鐵盤價,也是持續上漲,只是鋼鐵類股似乎反映也頗為平淡。歸咎其原因,除了說近兩年股價漲幅過大外,最大原因應是這兩大類股景氣目前已處在短中期的高峰位置,鋼鐵景氣可能在年底到頂,而航運可能於明年第一季到頂,因此股價在上衝的力道將有限。

而鋼鐵與航運運價近兩年大好,吸引了許多擴大的投資,這些供給的擴增將在明年陸續加入市場,而熱絡的需求可能在農曆年後開始由高峰下滑,所以價格的反轉都有機會在一季之內發生,下波價格的上揚必須在景氣好轉帶動的需求增加超過供給的擴增之後,可能要一年左右的調整期,因此近期內原物料類股將較難再見到波段大行情。

但目前的鋼鐵及航運股基本面仍強,所以仍舊是傳產股的主流,而且在近兩個月的高檔回落整理之後,籌碼有漸趨穩定的利基,近期應有機會走出一波較像樣的彈升格局,不過建議投資人若操作這兩大類股,以短線操作為宜且善設停損,股價接近高點頭部頸線時就可獲利了結,因為景氣已處高峰股價再創新高機率不大。而當股價回落後,欲中場線投資者,應挑選較具量產規模的公司,因為產量越大成本可以壓得越低,在產品售價下滑時較能維持住穩定的利潤,這也就是為何鴻海那麼大的公司每年都能維持穩定獲利的訣竅,而當景氣持續成長時需求會增加,這樣的公司就可以靠著增加出貨來增加收益,而不必去寄望價格是否能再度調漲。

現階段波段投資首選-明年消費支出增長的受惠族群

在前幾期的周刊中曾提到,在景氣好轉的狀況下,今年美國感恩節至聖誕節的消費旺季將可望較往年來的旺,如今從感恩節的消費狀況也可以得到印證,而消費狀況最佳的也是如預期的出現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上。另外再由台灣十月份外銷接單狀況來看,金額超過二○二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而其中成長最大的就在消費性電子產品,成長率超過三成,這些都可提前反映出今年美國聖誕節效應的狀況,且只要聖誕節期間的消費可以讓企業的庫存順利降下來,明年的消費支出成長力道仍可望超越今年的水準。因此,現階段波段投資的主軸應是放在消費支出成長這一塊,也符合了未來景氣持續走揚的重心。

前段提及的本波景氣翻揚的兩大動力,大陸的積極建設及新型消費性電子產品引發的新需求,而在大陸防止經濟硬著陸不斷實施宏觀調控下已有降溫的成效,但消費性電子產品不斷的推陳出新消費成長的狀況卻仍在持續,這塊應是明年消費支出成長的重心所在,因此,個人並不像市場上一般的看法那麼看壞電子類股,尤其是消費性電子類股反而是波段投資的好標的。

因為只要經濟成長仍持續,一些開發中國家的人民所得就得以提升,進而有能力來使用一些消費性電子產品,不像現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市場僅限於部分較先進的國家,而這些消費性電子市場的處女地一但開發出來 ,將會產生一波極強的爆發性成長力道。尤其在近一年多來原物料價格飆漲下,那些生產原物料的落後開發中國家財富增長不少,更提升了市場開發的可能性。因此逢低佈局這些有競爭力的消費性電子公司,應該是具有波段發展的實力。而面板產業在持續降價之下,明年第二季後將會爆發出大量需求,屆時供需狀況真的有出現大逆轉的可能,亦值得多加留意。

金融中多格局不變,逢低宜擇優佈局

金融類股近兩、三年來積極打消呆帳,如今的逾放比大都已降至合理的水準,最壞的狀況都已過去了,明年的獲利能力肯定可以較今年增長不少,且在政府積極金融改革及積極促成金控合併下,未來將可望越來越好,目前的金融景氣絕不會是在最高峰,頂多只是處於大景氣的半山腰,而金融類股近兩年多來一直都是處於多頭走勢,雖然前一陣子因為投資人追價過熱而產生了股價較大的壓回走勢,但整體多頭格局仍未遭破壞,只要等一陣子的籌碼沉澱,就可以逢低承接佈局,應至少仍有一段中多行情可期。

而在全球景氣翻揚,各國利率逐步調升的狀況下,擁有壽險題材的金融股應是佈局的重點所在,因為利率的調升可以獲得龐大的利差益,另外國人壽命不斷增長,又有一些死差益可以增加利潤,再則近來台幣升值趨勢形成,這些壽險類股又多有龐大的資產增值題材,因此當這些個股股價回檔籌碼沉澱後,應可較積極逢低佈局買進籌碼較安定的標的。

台股壓縮整理後,電子、金融可望成雙主軸

由前面的各項分析及目前的狀況來研判,壓縮整理後的台股很可能由電子及金融雙主軸來帶領台股起漲。而電子與金融佔了台股權值七成比重,因政治因素壓縮整理後的台股落後國際股市漲幅相當大的距離,若要趕上國際股市腳步由這兩大權值類股帶領漲勢也才能較快速,因此建議目前指數仍在壓縮整理期,波段操作可逢低佈局電子與金融類股。

近期交易所又公告了台灣中型一○○指數及台灣資訊科技指數,本期整理出這些新指數的成分股及權重,再加上先前的台灣五十指數,一並提供讀者參考。這些指數將來都是國內、外法人績效評估的參考標準,因此成分股也將會成為法人的佈局重心,投資人亦可多加留意。

本文由錢潮周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