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首頁新聞新聞台股台股美股美股新VIP新VIP選股選股基金基金ETFETF自主理財自主理財固定收益固定收益櫃檯櫃檯XQXQ
嚙賢�埝�哨蕭嚙賢�埝�哨蕭
知識庫知識庫iQuoteiQuote焦點專題焦點專題財經台財經台金融金融理財理財多空多空人民幣人民幣未上市未上市權證權證港股港股
註冊註冊
登入登入
粉絲團粉絲團
 
投資觀點-產業複雜、地雷頻傳,刪除法選股時代來臨
(2004/11/03)
‧作 者:錢雜誌

作者:楊紹華

如果說,選股投資是一道複選題,那麼,台股有千檔股票掛牌,投資人面對的就是一道有千個選項的複選題,要簡化答題難度,又要確保答案正確,首先,你必須懂得運用「刪除法」。

「現在,要買什麼股票才好?」如果你是股市投資人,必定問過這句話,不論是問身邊的投資同好、打電話Call in問電視上正在解盤的分析師,或著只是閉上眼睛捫心自問。

「什麼股票不能買?」

很可惜,不管你是問自己或是問旁人,通常都得不到一個明確而直接的答案,好不容易,對方報了一檔明牌,卻又附加了許多更令人摸不著頭腦的但書:「買友達吧!聽說明年的獲利還是不錯,但是要觀察下游液晶電視的實際銷貨數字,如果不如預期,就要小心一點!」天啊!叫我到哪裡去找液晶電視的銷貨數字,而且,怎麼樣才算不如預期呢?

最令人興奮的情況,是對方真的告訴你一檔股票的買進價與賣出價:「代號是二三××,有主力要做,現在可以買,漲到五○元就賣!」這種內線消息的確讓人聽了心癢癢,但請冷靜的思考一下,一個極機密的內線消息經過數次轉手傳到你的耳朵,過程當中,恐怕已有數百人先行上車,就算內線消息是真的,這檔股票恐怕也已經漲到末升段了。要不,消息根本就是假的,主力放出消息,是要騙你承接他的大量出貨吧!

顯然,這個大家都愛問的問題,並不切實際,永遠得不到完美答案。那麼,什麼問題才是真正對投資股票有立即性幫助的呢?不妨反向思考,問問自己或專家:「什麼股票不能買?」這個問題就簡單多了,有人會告訴你「股價太高的不能買」、「電子股現在不要碰」、「那家公司老是大幅調降財測,沒有誠信的公司,再怎麼有潛力,也不必太關心」,雖然,你還是不會知道要買哪一檔股票,但是「想都不要想」的股票多了,要鎖定的股票就少了,再行選股,自然事半功倍,大幅提高「選對股票」的投資致勝率。

五個理由,要學會「刪除法」

這近乎於考試時做選擇題經常使用的「刪除法」技巧,不只能夠有效簡化一般投資人在選股時的複雜度,事實上,以台股目前的整體市場結構來看,也是必須積極建立的一個選股概念。以下,我們就列出「選股先用刪除法」的五大理由,透過這些理由與說明,投資人或許能夠更容易理解「刪除法」選股的重要性與實用性。

理由1:市場成熟,齊漲齊跌時代已過去

距離現在,剛好是十八年前的事,當時加權指數首次突破千點大關,台灣正式進入全民投資時代,由於股市價值遠遠低估了台灣經濟實力,加上民眾資金如洪水決堤般的滾滾流入市場,致使台股展開一發不可收拾的狂飆猛漲,一位老經驗的投資人這麼說:「當時,比的不是誰的股票能亮燈漲停,而是比誰的股票先亮燈漲停!」在股市趨勢明確,各股漲跌齊步走的情況之下,沒有什麼股票是不能買的,買到,就是賺!「那真是一個令人懷念的美好年代啊!」他悠悠地補充一句。

然在經過十八年的長期發展之後,台股逐漸走入健全而成熟的市場格局,法人進駐、主力色彩淡化,靠人氣喊盤衝指數的條件已經不再,就算趨勢成型,有些類股族群就是不能順勢而行,不先把這些族群或類股自投資候選清單中刪除,難保不會「賺了指數,賠了個股」。

除此之外,台灣整體產業的發展也逐步進入成熟化階段,多數企業的業績穩定,但爆發力不如產業發展初期的快速擴張階段,這使得多數個股的漲升空間受到限制,當年對股價空間無限上綱預期、買到就賺的投資心態,至今已完全不再實用,由於各股發揮的空間有限,所謂「雞犬升天」比價行情發生的機會也因此降低,如果還樂觀的以為族群當中只要「一人得道」,同類股勢必「雞犬升天」的全面跟進補漲,而不把族群中的「雞犬」刪除,投資結果恐將令人大失所望。

理由2:股票很多,且各別產業錯綜複雜

產業成熟化的另一個特色,就是產業分工化逐漸成形,在同一個主要產業當中,又可細分為許多次級產業,整個產業生態鍊多元而專業,而每個主產業、次產業都是一門高深學問,一般投資人不易對每個產業都能深入瞭解,再加上每檔個股都有不同的優勢與劣勢,如果要對每個產業、每檔個股的上中下游逐一分析,絕對需要相當的專業程度,在此之下,如果能夠利用刪除法,先把自己不熟的產業予以刪除,將選股範圍有效聚焦,將大幅提高自己的選股效率與準度。

尤其,台股市場在經過快速發展之後,股票數量較以往大幅增加,上市、櫃個股合計已達千檔以上之多,逐檔研究幾近天方夜譚,這就像是當你走進一個量販大賣場,裡面的商品成千上萬,如果要一樣一樣的選擇,恐怕花上幾天的時間也逛不完。

於是,你總會看看每一區上方那塊說明本區物品的掛牌,只要是自己沒興趣、沒需要的部份,就推著購物車快速經過,頭也不回,只有在你有興趣的地方,才會佇足停留,只有看到想買的商品,你才會進一步的看看商品說明,比較價錢。這種隨時出現在大賣場當中的「購物刪除法」,正適用於當今的股市投資中。

理由3:股票很貴,而且沒有鑑賞試用期

用購物來比喻買股票,其實是十分貼切的,事實上,買股票既然稱之為「買」,代表它本來就是一種購物行為,只不過,股票可以透過市場交易,大幅增加它的流動性,這是一般消費性商品缺乏的特色,而股票之於消費性商品的另外一個差別,就在於「股票很貴」。

一張股票是一千股,若是每股股價四○元,只買一張,就得花個四萬元,試想,如果你現在要買的是一個四萬元的東西,那麼必定不敢隨便亂買,不過,在股票的大賣場中,不少人卻經常犯了「亂買」的錯,只要聽說哪一檔股票有上漲機會,或是忽然福至心靈的感應到某檔個股應該要漲,便不經細想的貿然買進,當然,亂買的結果,就是投資失敗。而如果能先用刪除法,將沒有把握的標的自「購物清單」當中刪除,則能確保自己的每一次「高額消費」,都能買到經過自己「認證」的安全股票。

不只如此,在這個消費意識抬頭的時代,購買高價品,廠商往往會提供一段時間的「鑑賞期」,期間內如果試用不滿意,原價包退。但買股票可沒那麼好的事,股票雖然有足夠的流動性,可以再行賣出,然若買到不對的股票,就算立即反悔,大筆鈔票還是可能憑空消失。

理由4:資訊太多,讓你讀不完也記不住

投資股票,尤其是對長線投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瞭解基本面,包括產業基本面與個股基本面,而一般投資人瞭解基本面的管道,就是從各種媒體的報導當中取得,不過,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除了傳統的報紙、雜誌、廣播、電視之外,網路媒體的各種報導也隨時入侵你的大腦之中,如果不先經過「刪除法」,將投資焦點有效縮小,而想要仔細讀完、強行記住媒體所提供的每一檔個股相關資訊,那麼將佔去你太多的時間,其次,你恐怕會陷入「記憶體不足」的麻煩當中。

如果你用過較為老舊的電腦,大概對這則訊息不會陌生:「記憶體不足,這個程式無法執行」,人腦也一樣,腦袋裡的資訊太多太雜,反而容易混淆錯亂,每到進行投資決策時,正要買進這檔股票,卻又想起另外一檔股票的好,心猿意馬無法決斷,錯失進場良機。

理由5:地雷不少,誤觸機會將愈來愈大

早期,地雷股大多發生在傳統產業,市場派的金主在炒作傳產股之後,順勢入主取得經營權,並且染指其他個股,而這些個股之間經常性的交叉持股、財務互通,加上經營者樂於高槓桿倍數的運用資金炒作自家股票,因此一家出事、多家倒楣,引爆連鎖性的地雷股事件。

在當時,大家對於地雷股的戒心,僅存在於交叉持股嚴重,市場派金主色彩濃厚的個股當中;然而時至今日,原本形象相對清新的科技股,也陸續出現多檔地雷事件,其中的操作手法,又與市場派地雷股大異其趣。

總之,在良莠不齊的台股市場中,隨著股票愈來愈多,地雷股也愈來愈多,而且就像「蟑螂會產生抗藥性」一樣,法令修改固然杜絕了某種地雷股的發生,新的詐騙惡搞手段又會出現,在此之下,誤觸地雷的機會愈來愈高,若要讓自己的投資生涯永保安康,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一股腦兒的把所有存在疑慮的個股,通通從自己的選股清單中刪除。

斷然刪除有疑慮的股票

投資這檔事,沒有什麼情面好講,「寧可錯殺一百,不可錯放一人」,寧願把所有存在疑慮的個股刪除,讓自己誤觸地雷的危機降到最低。巴菲特的名言之一,「財報看不懂的公司,就不要投資」,這句話正含有最高深的「刪除法」哲學,雖然財報看不懂並不一定代表這家公司有絕對的風險,但是既然存在疑慮,在安全第一的考量下,請斷然將它刪除吧!

某種程度來說,投資股票就像是在做一道倒扣計分的複選題,只是在這則複選題中,如果不慎選錯了答案,倒扣的不是分數,而可能是你的資產,錯得愈多,扣得愈重。此外,台股有千檔以上的股票,那麼這道複選題的選項就有千項之多,要簡化做答的難度,「刪除法」是不可不用的技巧之一,當然,對長線投資人與短線投機客來說,應該刪除哪些選項,各有不同的標準答案,值得注意的,如果最後一個選項是「以上皆是」,那麼,請先將這個選項直接刪除。

本文由錢雜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