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視網膜
人氣(29089)
人工視網膜為台灣交通大學所開發出來的一項跨時代革命性產品,它主要涵蓋了生物及非生物系統間的銜接,讓小型化、集成化、系統及軟硬體進行高度整合,使失明患者恢復視覺功能。
人大腦中的視覺是由視網膜內的感光細胞偵測外界物體的光波後,經其他細胞功能的處理,傳導至視網膜上方的神經節細胞(ganglion cell)轉成脈衝,再經由視神經傳送到大腦皮質層才產生視覺,而不同種的視網膜細胞所偵測到亦不同,如物體的移動方向、形狀、顏色、輪廓、明暗等,進而產生不同種的脈衝訊號,因此,人工視網膜晶片需具備各種物體的特徵辨識功能,在微形晶片植入患者的視網膜後,利用多重電壓、類比數位混和自我供電、資料管理及小攝影機等,將拍到的影像透過晶片傳遞到人的大腦做分辨,來取代受損的視網膜細胞,使患者重見天日。
交通大學教授劉文泰成功研發出人工視網膜「阿格斯第2代系統(Argus II system)」,該產品是以電極取代患者受損的視網膜細胞,再經由特製眼鏡拍到的影像,轉換成電子數據無線傳輸到電極,使患者感知周圍環境明暗,辨識物體的輪廓、移動方向及具體的影像,如:報紙標題及杯子等。產品於2013年2月14日獲美國FDA核准上市,未來可在美國合法植入人眼,造福因視網膜病變而失明的病患,此突破性的創新研究讓台灣在全球醫療史上寫下了新頁。
另一項創舉為德國Retina Implant公司研發的「阿爾發IMS系統(Alpha IMS)」,該系統主要是利用在視網膜後方連接微晶片再讓大腦處理數據的方式,讓患者恢復部分視力。該微形晶片長寬僅3毫米、厚度小於100微米,晶片上還負載1500個感光器,可負責接受訊號到大腦,大腦神經經過電脈衝處理數據信號後,可產生約1500像素的黑白影像,而晶片所需能源主要來自於隱藏在耳後的無線供電設備,使用者可通過調節按鈕來改變靈敏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