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市場瞭望台 報告內文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中美拋出橄欖枝機會不高


2018/11/28 下午 04:43:00 提供機構:瑞銀投信
字級設定: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亞太區股票主管葉勇俊

11月來到最後一週,市場高度關注中美領導人在即將舉行的G20峰會期間會面,但從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未能發表宣言等事情看來,我們認為兩國拋出橄欖枝(達成重大協議)的機會不高。基於我們估計美國明年1月維持調高中國進口關稅率至25%,雙方貿易關係持續偏緊,但反而推動中國出口走上高增值的台階。

中國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其美國進口佔比全面急升,中國直接進口比例由2000年的8%,漲至目前的22%。同時,亞洲其他國家的進口佔比一直下降,當中日本倒退約7%,東盟及北亞地區同時下降大概5%。但是,這趨勢未來幾年可能有變。

優化中國出口結構

美國改變對華的貿易及投資政策,目的為牽制中國科技發展及減少倚賴中國貨品,我們未知此策略是否奏效,但觀察到部份中國出口貨品類別正加速轉變,尤其是低技術消費品、低價值工業品及電子商品。

儘管受貿易摩擦及關稅問題困擾,中國在製造成本、基建及龐大的終端客戶需求上,競爭力依然很強。其他國家很難快速複製中國目前的供應鏈及基建規模,因此廠商不容易把生產線遷離中國。

雖然有企業宣佈搬遷廠房計劃,我們認為此趨勢未成氣候,但有兩方面正在演變:一,中國出口組成部份改變,就是低增值及低固定成本貨品減少,高增值貨品增加;二,美國的東盟進口佔比逐步提升,關稅更加快這進程。

中美相爭 越南得利

在東盟國家中,我們相信越南最能成為貿易摩擦裡的“贏家”,基於生產低技術消費品及低價值工業品的固定成本最低,廠商很快就可以遷移生產線,而越南是不錯的目的地。材料(基礎金屬及塑膠等)是另一類較大機會遷移到東盟生產的商品,但由於此行業的固定成本較高,中國的市場佔比未來還是較高且平穩。

機器、運輸設備及電子產品是最重要的貨品類別,首先,此類別佔美國進口40%。此外,此貨品類別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美國進口佔比倍增至約26%。

基於機器、運輸設備及電子產品的科研成本高,而中國的勞工成本依然具競爭力,加上中國政府決心把重要技術保留在國內,相關生產線離開中國並不容易,相信美國要對此類產品加徵多次關稅,廠商才有足夠的遷移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