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台灣優勢基金十月操作策略與十一月展望
基金佈局概況
10月底傳產比重為50%,持股族群以水泥、塑膠、化工、食品、生技、營建、工具機、鋼鐵、金融為主;電子比重50%,持股族群以半導體、網通、電子零組件、其他電子為主。
美國勞工局公布10月就業資料,非農就業新增就業人數為25.0萬人,遠高於市場預期的20.0萬人,但前值從13.4萬人下修到11.8萬人。民間就業新增24.6萬人,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9.5萬人。失業率持平於3.7%,處在歷史低檔位置,其中薪資年增率高達3.1%,創下2009年4月以來最快增速,代表勞動市場需求強勁,迫使僱主調漲薪資,預估將帶動消費者所得增加,然薪資增長幅度快速拉升也可能使通膨升溫,影響聯準會未來的升息路徑。由於美國經濟溫和成長動能持續,預期股市表現有所支撐。10月所有國家製造業指數皆下跌,訂單成長持續放緩,廠商信心下滑至6年來低點,即便需求擴張趨勢持續不變,預期11月指標恐仍下滑。另外10月中國製造業PMI回落至50.2,為近兩年半以來新低,非製造業PMI、綜合PMI分別回落至53.9、53.1,主要受政策去槓桿對信用擴張的壓制,影響企業投融資活動及民眾消費,且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壓力,亦將削弱基建投資成效;加上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導致外需下滑,進而影響中國國內總體需求。考量中國嚴格調控房市的態度不變,恐壓抑內需表現,加上美國對規模達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措施,已於9/24全數生效,提前拉貨效應已逐漸減退,將持續衝擊中國進、出口與工業生產表現。因此,預期11月製造業PMI將持續回落。
台灣9月製造業PMI續跌2.1個百分點至53.9%,為2017年2月以來最慢擴張速度,近期國際貿易保護紛爭此起彼落,尤其是中美貿易爭端擴大更牽動台灣貿易的動能,新增出口訂單更滑落至50以下的水準,廠商對於未來需求展望悲觀,台灣領先與同時指標皆下滑,代表台灣未來景氣將減緩,預期10月台灣訂單、生產與人員僱用將從高檔持續回落。因此,預估10月台灣PMI將回落至52。受民間消費成長不如預期,外需又面臨基期偏高影響,第三季GDP年增率由上季的3.3%下滑至2.28%,低於主計總處8月預測的2.36%。
以籌碼面來看,10月份外資由買超659億元轉為賣超704億元。使得大盤、OTC重挫。
操作策略
展望第四季,由於中美貿易第三階段是否實施,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台灣出口貿易轉弱,中國需求下滑,使得大盤表現不佳,由於主計處預估台灣GDP成長率將於第四季落底,在2019年逐漸回升,預期11月下旬可因美國政治明朗化,台股有反彈機會。過去經驗,期中選舉後半年,美國多為上漲格局,至於中國股市預估可在第三波美國制裁祭出時利空出盡,時點會落在年底至明年初,台股也有機會同步落底後展開反彈。布局將會以產業、個股為主,持續看好AI、IOT、5G等生產商機,因此在操作上,布局中小型股,以19年展望轉佳之半導體、蘋果iPhone、資料中心、汽車節能(專注於節能減碳與自動駕駛)、原物料、金融、電子零組件、生技、水泥、鋼鐵等產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