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概念升溫 投資香港正逢時
第一季以來激烈修正的港股,近期似乎重新醞釀反彈契機。以香港恆生指數為例,2007 年10 月30 日以31638.22 點收盤創下令人驚艷的表現,但之後受全球經濟趨緩疑慮所影響,指數隨著全球股市同步回檔,一度來到21084.61 的波段低點,修正幅度逾30%,所幸香港經濟數據表現不差,且隨全球股市彈升,4 月29 日以25914.15 點收盤,創下近期高點,反彈幅度達22.9%,收復近一半跌幅 (資料來源:彭博社,理柏,資料截至2008 年4 月30 日)。
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羅介嶸表示,經過第一季的激烈修正和漫長的整理期,整體大中華股市價格已相對便宜,以香港恆生指數為例,本益比去年一度高到21 倍,目前下修到約15 倍,顯示投資價值開始浮現。 羅介嶸進一步指出,陸股、港股近期價格來到相對低檔,大陸官方出手救市並搭配奧運題材,加上市場預期美息見底,使美元匯價回升,有利緩和通膨壓力,預料都有助於港股反彈走勢;此外,後續的兩岸開放題材、新政府可望放寬投信投資中國和港股等利多,同樣強化大中華市場投資的想像空間,港股投資又有資金充沛、內需強勁與企業獲利穩健三大利多支撐,後市表現相當值得期待。建議投資人不妨以相關基金佈局,趁勢介入香港股市,長線持有以掌握未來優質回報。 大中華概念支撐出口與內需暢旺,通膨仍獲有效控制 近期不少研究機構紛紛下調全球主要區域的2008 年經濟成長率,香港亦不能避免:多數研究機構預估香港經濟成長率將由2007 年的6.3%,下滑至2008 年的4.5%,香港政府初步預期2008 年經濟成長率亦將落在4-5% 間,主要著眼點即在於因全球經濟趨緩將衝擊香港出口成長;加上節節高升的物價恐將降低民眾財富累積效果,進而影響消費意願,預估香港內需可能會受到壓抑。 事實真是如此嗎?若深入分析香港的出口結構,將會發現香港出口最大宗為中國,內需表現也依舊維持穩健。香港受腹地狹小之限,原不利工業發展,因此出口向來為主要經濟命脈。香港前三大出口地區為中國、美國及歐洲,對中國的出口比重高達五成以上 (中國大陸公布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仍有10%,預估其未來成長力道可望維持穩健),歐美合計則約三成,故美國景氣趨緩對香港整體出口影響實屬有限。 香港內需市場也回復正常軌道:目前香港偏低的利率水準,與穩健的就業市場,都使民眾消費意願提升。從零售銷售數字來看,該地3 月份零售銷售值年增率為20%,優於市場預估值15%,也較2 月份的9.5%為佳,主要因香港政府退稅措施已開始發酵。香港內需的另一主要推手則是持續增加的觀光人口,尤其是大陸遊客,對珠寶、手錶等奢侈品貢獻不少 (3 月份零售銷售量中,珠寶、手錶、菸酒及汽車相關消費較去年同期成長了30%),顯見香港消費仍十分健全,應可對香港內需成長持續有所貢獻。 另一方面,香港政府以積極政策因應 (如降低公共租屋房租),使該地通膨仍獲得有效控制: 3 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幅為4.2%,較2 月份6.3%為低,亦低於市場預估4.3%。雖無法斷言未來香港的通膨壓力是否因此減緩,但短期內香港通膨壓力仍不致對整體投資氣氛造成負面影響。 港股投資利多之一:市場資金動能充沛 香港目前實質利率為負值,銀行體系淨存款金額為2.71 兆港幣,市場認為該地通膨有機會持續走高,且利率有機會進一步下調,因此香港實質負利率的情況可望持續擴大。今年以來香港主要大型銀行:如匯豐銀行已七度調降基本利率,在此情況下民眾將資金存在金融機構的誘因可說逐漸降低,可望釋出可觀資金至股票市場,顯示港股籌碼面再添一利多。 港股投資利多之二:內需市場強勁 香港本地居民消費潛力不容小覷。香港3 月份失業率仍維持近9 年來相對低檔的3.4%,且企業表示今年新雇用員工平均薪資增幅為4%,較2007 年整年度平均增幅2.6%為高,追蹤實質工資指數亦可得知,實質工資亦是呈現正成長,顯示香港就業市場十分緊俏,民眾可支配所得持續正成長,預估將成為支撐消費與投資港股的主要動力。 港股投資利多之三:企業獲利穩健 憑藉強健的企業體質,香港企業雖歷經美國次級房貸風暴,2008 年獲利預估仍能綻放亮麗氣象:但根據券商最新預估,今年香港企業獲利應仍有15%以上成長率,有利於推升股價後市表現。 看好香港不動產與中小型銀行類股 羅介嶸表示,香港房價可望受惠於實質負利率的環境而上揚。歷史經驗顯示,1991-1992 年香港實質負利率達6%,同期間房價上漲幅度達60%以上,而目前香港實質負利率已逼近6%,預估房價可望有機會持續上揚。香港房屋供給相對有限,在目前的利率環境下,不論是購屋自用或從事投資,相對資金成本及利息負擔都較輕,有利不動產市場與相關類股發展;且香港股市歷經修正,部份股價折價幅度已大,投資價值已然浮現。 羅介嶸進一步指出,瑞銀相對看好香港中小型銀行股。該類股在利率相關資產部份比重較低,當利率下滑50 個基本點之際,其獲利減損幅度僅1.7 - 3.1%,遠低於大型銀行股的5.7 - 15.3%。此外,中小型銀行股為大陸銀行業者欲跨足香港市場的最佳投資標的,投資題材不虞匱乏。工業類股因原物料價格持續高漲,不利獲利成長性,惟集團股因價值相對低估,相對較具投資價值,瑞銀對整體產業持中性看法。公用事業類股則因股價已充分反映投資價值,瑞銀認為現階段非最佳投資時點。 港股投資再度升溫 港股歷經震盪整理,此際投資價值浮現,加上充沛資金、強勁內需及穩健企業獲利的的基本面利多支撐,與奧運題材激勵,未來上漲空間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