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報攤 報告內文
符合2條件 股市高檔也能存股

2024/12/06 提供機構:Smart智富月刊
字級設定:

整理:黃嫈琪

台股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如果才剛開始投資,難免會擔心一進場就大跌,同時又擔心此刻不進場,會不會又等不到更好的買進機會? 

45歲才學投資、55歲離開職場的退休教授謝士英,在新書《一起存股去!》進一步分享了他存股超過20年、並在2024年時領到逾250萬元的現金股利的歷程與心得。 

對於股市高點能否存股?謝士英說,「股市高點不見得不能存股,但一定要評估所選的股票真的適合存。因此我還是有可能繼續買股票,但絕不是因為大家都在買,而去跟著追高搶短。」而在股市創新高時,會讓他繼續買股的先決條件有2個:

條件1》要有一筆資金正好短期內用不著,或是剛入袋的股利:畢竟閒置的資金放在戶頭裡也沒有利息可言。

條件2》只用合理或便宜的價格去買好公司的股票:這是他謹守的存股紀律。

根據他過去的經驗,股市指數創新高時,並不代表所有股票的價格都已經到了天花板了。在市場激情下,仍有些體質不錯的公司,未能獲得關愛的眼神而仍在相對的股價低點,其中以大牛股居多;如2020年下半年,台股因疫情跌到低點後迅速大漲,當時聯電(2303)股價仍僅約16元,1張才16,000元出頭,對小資存股族來說是負擔得起的。

謝士英的存股是根據巴菲特和蒙格(Charlie Munger)的原則,先是好公司!然後至少是在合理的價格時才買進。這幾年他依然是以殖利率5%,也就是「本利比」(=股價/股利)在20倍為買進參考點。像是2020年時聯電股價16元,配每股0.8元的現金股利,是他認為可以增加持股的時機,至於大盤的漲跌並不是參考的重點。「當年用16元股價買進的股票還在,2024年可以領到每股3元的股利,殖利率接近20%,幾乎是高利貸了吧!」謝士英說。

所以,謝士英表示,存股投資者的心態和習慣,與多數在賺價差的投資人會追高殺低的心態截然不同。股市創新高時,通常是人氣旺盛,成交量也隨之創高,玩當沖的也是趨之若鶩。但他發現大多數的股價都不便宜,會先保持觀望,看看自己股票市值有在成長就好;這時要做的是維持原有的存股紀律,等一個好價錢買進一家好公司,然後擺著等其逐年配息與股價成長。

再以聯電為例,2024年每股現金股利3元,謝士英持續存的聯電,平均成本27元,現金殖利率高達10%,但若以2024年平均股價50元,現金股利殖利率也有6%,與銀行定存利率相比,用這個價位存還是可以接受的。「當然可能還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標的,我只是舉例告訴大家隨時可以開始存,永遠不嫌晚!」謝士英強調道。 

因此,喜歡存股的人,多半是享受其穩穩或慢慢上升的股價,安心的每年領股利。不過,謝士英發現,也有些存股標的,會突然變身成「飆股」。像在2023年,AI風潮吹起的大風,謝士英存了多時的緯創(3231),就從銅板價約30元,直線加速漲到161.5元。雖然,以緯創在前一年度EPS4.01元的表現,股價已經超漲到應該可以賣出的狀況。但是經過考慮後,謝士英決定多給一些時間去觀察,AI是否真的會是另一次的科技革命?

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做鏟子的一直賣鏟子,但是誰挖礦、挖到什麼礦?還沒人知道。」2024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2024)是賣鏟子大會,但是能不能挖到金礦,才是真正的考驗。在此之前,淘金潮應該會讓鏟子大賣好幾年。所以謝士英認為,他還可以繼續做夢一陣子。

未來如果繼續碰到存股變飆股,他仍會從存股的角度考量,判斷這次的漲幅是泡沫?或是真的有業績支撐?如果是因為商業模式或產業結構的改變而讓股價飆漲,或許繼續存下去會是更好的選擇。

本文由Smart財經好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