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人事行政局公告了2024年的行事曆,確定僅針對農曆春節實施1天的彈性放假、並實行補班,其餘國定假日均不再提供彈性放假、亦毋需實行補班。消息一出,自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追根究柢,台灣的國定假日安排,或許應該有個更加通盤的思考,畢竟一方面全年12、13天的國定假日實在是說不上多,而下半年更僅有中秋、雙十2天,真的是「既患寡,且患不均」啊。
難怪不管政府假期怎麼排,大家都一定覺得不太舒服。很難滿足。
來看看跟我們距離比較近的經濟體是怎麼放假的:日本每年的國定假日有16天、香港的公眾假期則是每年17天,南韓則是15天。都比台灣的12、13天多上一截。在鄰近經濟體當中,只有新加坡的11天國定假日,比台灣少一些。
對2024年台灣人事行政局行事曆感到欣慰的,自然是以不想要彈性連假前後還得補班的人為主——真的,連上六天班實在是太硬了,讓人枯萎,讓人無力,週六早上上班就想請病假,但,2023連假連發的狀況,自然也沒有了。而對這版行事曆憂愁的,則多是在那些不執行補班,遇到連假就直接連放的勞工——這下子,可是等於公司福利大縮水啊。
若仔細看台灣的國定假日,公教體系一年是12天,而勞工則因51勞動節,多出一天的假期。然而這12、13天的國定假日,竟然有10、11天,是擠在上半年放完的。這麼集中,是要大家下半年都去吹東北季風嗎?下半年就中秋、雙十而已,每年一過端午,我們就開始算,好,接下來直到中秋將有100天沒有國定假日呢。
某一年,記得是農曆閏了六月吧,嘩,這下子端午到中秋的距離瞬間變成了130天。
那段時間我們邊工作邊時常想著——如果我是屈原我就去投江。如果我是嫦娥,我就去奔月離開這個世界。
扯遠了。我們要說的是,台灣的國定假日安排,應該做一些更中庸的調整——比如說,在下半年新增加3-5個國定假日,一方面讓國定假日與日本、香港、韓國看齊,另一方面則讓上下半年的放假頻率呈現得更為平均。尤其學校教育單位七、八月尚有暑假,對於有在學子女的家庭來說,暑期顯然是除了農曆年節之外,另一個較容易安排年度家庭旅遊的重點時期,偏偏這段期間卻是一個國定假日都沒有,對於身為父母的上班族們而言,在用假安排上亦少了些彈性。
每逢高溫熾熱的暑期,看到歐洲各國的夏季長假真的是會讓人流口水。雖然台灣民情、文化不同,但是對照學齡子女們的漫長暑假,近年台灣既然在政策面鼓勵生產,在假期安排上也應跟進,或許增加幾個國定假日,讓人民在暑假期間能有更彈性安排親子活動、家庭時間的機會。
畢竟,人民沒有假,是要發展什麼觀光?是要發展什麼航空業?這一切都是跟產業動態息息相關的。更多的假期,也意味著出遊的人們不必總是擠在那幾個連假出門,可以更彈性地紓解國道、鐵路面臨的疏運壓力。
我們認為,日本規劃假期的方式頗值得借鏡。
日本在安排國定假日時,就已考量到連續假期之於鼓勵國內旅遊、促進經濟的考量,包括成人禮日(1月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一)、憲法紀念日、綠之日與兒童之日(五月3日、4日、5日,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日本黃金週)、海之日(七月第三個星期的星期一)、敬老日(九月第三個星期的星期一)、運動之日(十月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一),乃至年末年終假期(十二月28日至隔年一月4日),每年都一定有六次的三天以上連休,且平均分配在各個月份與季節。
說日本人是亞洲最喜歡連續假期的社會一點也不為過。
日本,可沒有出現「大家都不愛上班,就拖累國家競爭力」的問題啊。
我們再說一次,適度地讓勞工、公教人員都有合理的休假時間,其實是更能夠增進創造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法門。多放一點假吧!台灣不會因此而沈沒的。
......不放假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