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建案在拆卸中的吊車塔(crane)竟然會掉在捷運的軌道上。誰也沒想到,捷運就這樣開了過去,造成了死傷。死者,甚至還是一位年輕的人權學者。很多人在追究,台中捷運為什麼沒有緊急煞停的機制。很多人在問興富發究竟後台有多硬?但我們要問的卻是,在台灣都會區,抬頭看看吧,你我頭上那麼多的建案施工案件,是不是用每一個人隨機受傷的風險來造就的?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自己的臉。而現代文明,無可厚非地,每一座城市的天際線就被它們所擁有的高樓所定義了。那就是它們的臉。
然而製造業發展、營造業發展、房地產發展,所帶來的代價是什麼呢?
不光是興富發掉落的吊車塔。接著則是台北信義區建地帶來的陷落天坑,危及附近民宅安全。而南港五月初也發生工人墜落至電梯井平台的工安死亡事件。根據勞動部的統計,光是統計至2021年,營建工程業在2017-2021年間,就佔了職災致死的40%-50%比重,每年使124-168個家庭破碎。我們想問的是,營建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是趕工嗎?分析重大職災導因,不安全的設備同時出現不安全操作,佔了職災導因的55%,而不安全設備佔比為20%、不安全操作佔比則為21%。意味著,在趕工出貨,趕著平地起高樓的時候,速度是要的,時程是要的,然而工人的安全,可能優先順序排不到那麼前面。是嗎?
而各縣市政府的都發局所能裁罰的金額,又是那相對於建案龐大總銷金額的九牛一毛,根本不痛不癢,我們到現在,都還沒看到勞動局、都發局採取任何聯合稽查與裁罰的作為,讓那些頻出工安狀況的建商全面停工。
諷刺的是,工地外的鐵皮圍欄,我們都看得到「安全第一」這樣的標語。
這座房地產之島,每個建商都在如火如荼趕工,只為將建案在設定好的時間推上市,認列營收,然後呢?然後就不關他們的事了。那些應該要七天灌漿、卻用三天就完成的隔音極差的樓板,交屋後就不關他們的事了。那些墜落的工人,就只是一筆慰問金,然後,就不關他們的事了。
台灣的房地產熱。很熱。但這樣大量推案終究只是建立在剝削基層營建勞工的人力,壓縮他們的安全,根本是個讓人笑不出來的笑話。
我們認為,政府應該徹底盤點哪些建商曾發生有工安事故——不要用建商那些分案子公司來搪塞,最終負責人總是上層的建商吧——累計到一定程度,該建設公司應給予懲罰性的「某期限內不予發照」懲罰。酒駕尚且有累犯加重懲罰的制度,那麼為何建案不用?為何可以放任這些無良建商一蓋再蓋,工人的命就不是命?一般民眾的命就不是命?林淑雅老師的命,就不是命?
工安的課責、懲罰制度,應該予以全面性地檢討。不要讓興富發這類型劣跡斑斑的建商,繼續把台灣建成、炒作成一座空有房產高樓、與其冤魂的鬼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