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的施政要點當中,在不同場合均提及了接下來台灣發展新創的必要性,我們非常同意。然而,除卻科技,另一個值得發展的領域,無疑是金融科技(FinTech)新創。不過,在國內市場發展上面臨既有業者量體過大、監理沙盒仍不夠靈活之際,如果能集合FinTech新創的力量與專長,並藉由政府提供輔導,集結多家新創長處出海探索發展中國家的金融機會,好讓這世上除了有早先被稱為Formosa、而當今已是世上最大「矽島」的台灣之外,找到下一座「美麗之島」。
賴總統在上週COMPUTEX台北電腦展會開幕式上所提,對於科技新創的扶植,我們同意。然而若要發展FinTech新創,則不單是面臨資本限制、還包括了出海各區域市場迥異的文化與政治經濟環境,所可能對於企業向海外發展造成不同程度的逆風。近年來,包括國內金控、乃至大手融資業者,都陸續在東南亞插旗,從「小」做起,卻還是不可免地會加大了對於某些開發中市場的曝險部位。
我們認為,FinTech新創,最重要的關鍵是探索適合某一市場的商業模式、結合科技的解決能量,並擴大在生活各方各面金融服務「所能及於(accessible)」的應用場景。
但——台灣的金控太大了,而台灣的金融市場又,不夠大。台灣的金控公司數量多、實力龐大,有錢有資源的金控公司自己就會持續推動數位轉型,這讓小型FinTech公司的生存空間自然被壓縮、FinTech新創的處境也更加艱難。講難聽一點,台灣FinTech新創的「破壞性創新」如蚍蜉撼樹,難以撼動市場中諸多「巨人級」的大型金融機構,要怎麼長大?要如何測試其商模是否可行?
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逆向思考,當金控大手都想要出海打「國際盃」的時候,讓FinTech新創公司成為這些金控公司的市場信使,探索機會,開發商模,trial and error——反正,新創最大的優點就是,機會成本較低、而一旦成功則可能帶來龐大倍數的回報,只要成了,金控大手可再透過併購,取得該市場的成功商業模式,新創團隊與初始投資方則可獲利出場(當然,也可能藉由合約繼續經營)。
這,本來就是新創事業與資本市場的經典合作模式。
我們認為,政府應該包括在法規面上、政府架構上,增設金融科技局來橋接「懂科技、懂金融」的人才庫,而在發展新創時,進一步鬆綁本就與金融體系息息相關的保險業者投資FinTech新創,讓既存於金融體系當中的豐厚資金,能夠無障礙地投入FinTech發展,而新創公司本身則作為在開創市場時期,可承受有限風險的角色。至於包括新創投資的租稅優惠與穿透式稅率等環節,MoneyDJ社論也提過多次,在此就不再贅言。
台灣當前的FinTech新創應用,涵括範圍從跨國匯兌、區塊鏈、AI投資建議,加密貨幣投資、乃至保險通路,幾乎無所不包。我們固然樂見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在媒合各國stakeholder的努力,但我們認為,該到了出海打群架的時刻了。當今每家台灣金融科技新創公司規模都不大,若能將這些人才與好腦袋們聚集在一起,未嘗不能為台灣的產業發展之路再更開一條全新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