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工會,你想到的是什麼?抗爭?勞資糾紛?還是??罷工?都是,也都不是。工會在歷史的演變當中固然肩負著爭取勞動者權益的重要功能,但事實上,工會的存在,更意味著在勞工與資方之間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樑。先說結論:工會事實上可以發揮協商勞資間大小矛盾的溝通窗口,凝聚勞工的向心力,甚至可以在企業經營面對危機時,以勞工組成的聚合體出面代表集體權益,為企業本身爭取、或守護其營運利益。
根據勞動部的統計,截至2021年底為止,全國工會(含工會聯合組織)總計共有5724家,較2020年底增加了69家、或年增1.2%。看起來還不錯?對吧。台灣簡直是個勞權抬頭的國家,對吧?
然而往數字裡頭細看,其中以單一企業組織勞工為主體的「企業工會」家數,則僅有926家,而這個數字,在2000年間是1,128家,直到2014年間,企業工會家數才從893家的谷底開始緩慢回升。但無論是1,128家、或者926家,企業工會的數量,相較於台灣資本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中大型企業家數43,620家,等於只有2.5%不到的中大型企業中有勞工籌組的企業工會。
這數字真的是低得可憐哪。
常常有人問,為什麼要加入工會?會不會被認為參與工會的勞工「就是想要吵著要糖吃的壞孩子」?我們想說的是,勞工自身的權益,要靠自己爭取。自己一個人不行,那就一群人一起來。
光是以最近的遠傳電信擬合併亞太電信、以及台灣大哥大擬合併台灣之星兩個案子來看,就因亞太電勞工早已成立工會多年,而台灣之星並沒有自身的企業工會,在合併後的勞動力安排與員工留用問題上,今年二月底宣布合併案的遠傳在七月間就已與亞太電工會展開協商,而台灣大哥大,雖然在去年底就公告合併案,卻到今年九月才能首度與台灣之星的勞工代表接觸,迄今協商仍無實質進度。
這就是為什麼勞工都應該要加入工會。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經說過,「好的企業,可以要求不要有工會。」這句話,在能夠提供較高薪資福利、公司治理規則相對完善,企業內部溝通管道暢通的科技業、金融業等產業,當然比較容易成立。然而,多數的產業與企業工會抗爭案例當中,要求的,不也正好就是「提供較高的薪資與福利,完善化公司治理規則,以及企業內部應有更暢通的溝通管道」等等環節,不是嗎?
我們也不要忘了,2019年間群眾募資平台Kickstarter勞工擬籌組工會的計畫,一度遭到管理階層各種技術性阻攔,後來則透過勞工溝通會、勞工投票等方式在2020年間正式成立工會,是美國網路新創科技業首樁成立工會的例子。事實上,勞工組織工會只是集體協商的方法之一,最終則應該是在工會與資方的溝通過程中,持續深耕勞資關係——而非將之緊張化——籌組工會過程中勞工取得的自主權及信賴感,也是重建勞資互信的重點。
再講一個故事。中華電信的工會,在2012年至2014年間,主張中華電信自電信局時代鋪設的「最後一哩」固網迴路使用權,不應被NCC強制以成本價釋出供其他民營固網業者使用、妨害自由競爭,就透過抗爭、論述、與遊說工作,擋下了中華電信資產可能遭強制釋出的行政決定。那是工會不只捍衛了自身的權益,也捍衛了自家公司權益的經典案例。
我們認為,勞工應積極參與工會活動。而企業則應將與工會、勞工的定期溝通,納入公司治理實踐的一環。ESG這幾年真的很夯,但每天都在講環保、講社會責任的人也別忘了,ESG的最後一個字,是「治理Governance」,落實工會籌組與企業內部的溝通,才是防止勞資爭議升高的根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