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在參訪中美洲友邦之後回國了。這一趟,蔡總統還與美國眾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於美西時間4月5日在美國加州雷根總統圖書館會晤。北京那廂,自然是「堅決反對、強烈譴責」,反正在蔡總統訪美前,他們早已順手挖走了台灣的邦交國。這類話語、這種流氓作為,我們都聽過見過很多次了。
那倒也無妨。
是的,交朋友,做生意,道理其實都很清楚。每個人共享類似的價值,秉持相同的理想,平等而尊重地往來——而蔡英文總統這次的出行,實質上已是「訪美」,而非僅是「過境」。這是長久以來,台灣產業緊緊將自己鑲嵌在全球科技產業皇冠鑽石(the Crown Jewel)位置的努力所來的,我們成為一個別人無法忽視的存在,將自己打造為可在一定程度左右全球經貿安全的節點。
然而這些都還不夠——過去數年來,台灣產業界無論是受制於中國工資的調漲、制度面的不平等、中國外匯管制的不合理,逐步逐步,都在將生產基地逐步往印度、印尼、泰國、越南遷移。台灣商人努力克服語言與文化的差異,建立完整的成衣、汽車、甚至晶片封裝產能供應鏈,持續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還在巴著中國的人,要嘛就是沒能力一口氣全走。
要嘛就是,中國是座流沙,他們陷得太深,走不了了。
無論人們怎麼稱呼這樣的變化:地緣政治也好,強權角力也好。錢都是最聰明的——它們知道要去哪個市場取得最佳的生產效益,製造出最佳的產品賣到最好的價錢。這是當代自由主義經濟的核心,就算人們高聲嚷嚷著「去台化」、「去中化」,或者——欲蓋彌彰地說部分供應鏈移出中國那叫做「China+1」,都已經清晰明白地指出,中國作為「唯一」世界工廠的角色,那重量正在快速的下降。
就算還沒有到潰堤的地步,然而,明白人都知道,習近平最終想要抓住的浮木——那意圖證實他在俄羅斯仍有一丁一點影響力可以調停烏克蘭戰事的幻覺——都被普丁徹徹底底的,給打臉了。打得真響。那真的是個徹徹底底的笑話。
台灣小國寡民,但交了很多好的朋友。真正的盟友。
想想,也就不久前,來自立陶宛、捷克、與斯洛伐克的政治人物,紛紛給台灣捎來友誼的訊息。在政治以外,多邊的經貿往來也就這樣水到渠成。人們之所以聚集在一起,是因為共享價值,共享利益,像Madonna那首歌唱的,「Music, makes the people come together, yeah.」
不是威嚇的語言,不是瞄準你我的數千枚導彈。不是假訊息與網路攻擊的文攻武嚇。
台灣的產業早就走出去,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了,哪還需要獨沽中國一味呢?至於那些明知道中國有數千導彈對準台灣,還口口聲聲說要調停兩岸緊張情勢的人們呢——我們認為,那樣的人,如果不是傻子,則更可能是高明的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