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4-10-09 12:54:21 記者 林昕潔 報導
近期加州通過了全美首部「服裝回收法案」, 即《2024年負責任的紡織品回收法》(Responsible Textile Recovery Act of 2024),這是全美首個「擴展生產者責任」的紡織品回收計劃。主要是參考了歐盟在今年中旬公告並生效的《永續產品生態設計規範》(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 ,ESPR),針對生產者必須回收再利用其生產的物品,以減少廢棄物衍生,其中,紡織品是首波適用的關鍵產品。
在歐盟的ESPR規範中,特別針對「生產者防止銷毀未售消費品」進行子法規範,意思是,未來品牌廠不能隨意將倉庫的庫存服飾,當成垃圾丟棄,而必須想辦法回收再處理;且此子法規預計明、後年將立法完成,目前暫定將從2026年中旬起,禁止大型企業銷毀其服飾及鞋類之未售消費產品。2030年7月中旬起中型企業也將適用。
對此,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強調,在法規推動下,「Textile to Textile(紡織品回收再製紡織品,或稱"衣 to 衣"回收)」的進展腳步可預期會加速,而台灣廠商在相關技術上,於國際間有屬一屬二的領先地位,此次紡織展,據了解有超過70多個國際品牌商,主要即針對這塊回收技術來探詢,並對此有高度期待。
黃偉基分析,目前全球天然纖維加上化纖纖維,年需求約達1億2000多萬噸,其中,聚酯纖維佔最大宗,高達7100多萬噸,而回收產品佔比例約僅13%,且主要來源還是寶特瓶粒回收再製,未來這塊回收市場,在法規規範下,必須快速的從「寶特瓶回收再製、轉往紡織品回收再製」外,回收產品的佔比也必須要持續提升,這都將為台灣廠商帶來龐大商機。
目前聚酯回收包含南亞(1303)、遠東新(1402)、新纖(1409)、力麗(1444)、集盛(1455)等,尼龍回收則有台化(1326)等,都已掌握「Textile to Textile」相關技術,目前雖仍有些障礙,包含: 回收紡織品需以單一材質為主,才能降低回收再製成本,以及脫色技術成本仍高等問題,但隨著法規推動,品牌廠加速動起來,將有助於紡織品回收產業快速邁入下一階段。
(圖片來源: 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