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衝擊眾多產業供應鏈,不少業者將產線從中國移往越南。原本就在越南設廠的台灣紡織業者搶占先機,卻也感受到排擠效應,已將目光投向下一個越南,積極開拓新藍海。
中國是紡織業製造重鎮,美國現階段對 2,500 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關稅,服飾大致排除在外,暫時躲過關稅加重的衝擊。但在貿易戰前景不明的情況下,不少成衣廠考慮遷到越南、印尼或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進而牽動紡織業供應鏈。
台灣是機能性紡織品重要供貨來源,獲耐吉(Nike)、阿迪達斯(Adidas)等運動品牌採用。Texworld USA 夏季展和機能性紡織品展(Functional Fabric Fair)本週在紐約舉辦期間,參展台灣業者紛紛談到美中貿易戰影響。
纖維紗線製造商東隆興業總經理游榮利受訪表示,中國是成衣重要生產基地,成衣業者對遷廠與否搖擺不定,品牌商跟著遲疑,往往最後關頭才下單,影響到台灣布料出口,如此情況已持續半年多。
越南因紡織品出口享關稅優惠,過去幾年成為不少台灣業者新開闢的生產基地。美中貿易戰開打一年多來,越南承接訂單的角色更吃重,成為多項產業供應鏈變遷下的受益國家之一。
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秘書長黃偉基認為,越南明年接單可能還會增加,但長遠而言「加不上去了」。
黃偉基表示,越南人口約 1 億,比廣東省還少,在電子、機械和塑膠等產業紛紛湧入的情況下,越南人口紅利逐漸縮小,不可能完全承接中國失去的訂單,原本在越南設廠的投資者還可能感受到購地、招工更加困難的排擠效應。
成衣廠旭榮集團五年前有感於中國生產成本提高,規劃在越南設廠,兩年前開始量產。隨著越南成衣需求與日俱增,旭榮國際行銷部副總經理吳仁孝慶幸當初及早布局,如今業績「不只不錯,而是太好了」。
但他話鋒一轉指出,在越南生產已遇到瓶頸,缺工問題日益嚴重,感覺沒有想像那麼好,「我們現在看哪裡是下一個越南」。
潤泰集團旗下成衣事業近年減少台灣生產比重,把越南當作重要生產基地,也感受到美中貿易戰促使供應鏈移往越南的效應。
潤泰業務部協理吳雪琴表示,廠商預期中國貨品未來將被加徵更多關稅,一窩蜂往越南跑,潤泰已將柬埔寨、緬甸和衣索比亞等非洲國家列為設廠候選地點。至於台灣,楊梅廠雖因生產成本高昂而在 4 月熄燈,但未來成衣自動化生產技術如成熟,不排除回台投資。
(作者:尹俊傑;首圖來源:Flickr/UNIDO CC BY 2.0)
(本文由科技新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