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4-07-10 06:21:35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8月黃金期貨7月9日收盤上漲4.4美元或0.2%至每盎司2,367.9美元,美元指數上漲0.1%,9月白銀期貨上漲0.5%至每盎司31.056美元。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0月鉑金期貨下跌1.4%至每盎司999美元,9月鈀金期貨下跌2.8%至每盎司986.2美元。
全球最大黃金ETF道富財富黃金指數基金(SPDR Gold Shares, GLD)9日黃金持有量減少1.44公噸至833.37公噸。最大的白銀ETF安碩白銀指數基金(iShares Silver Trust, SLV),白銀持有量減少71.01公噸至13,572.20公噸。
荷蘭國際集團(ING)商品策略師曼西(Ewa Manthey)報告表示,包括地緣政治風險、積極的資金流和市場定位,以及央行的持續買盤將共同推動金價在年底前走高,而聯準會降息將會進一步放大金價漲勢。報告指出,今年以來金價已上漲超過15%,貴金屬是2024年表現最佳的資產之一。
報告表示,今年金價上漲主要是由烏克蘭和中東衝突的避險需求以及央行的購買所推動的,今年第二季大部分時間裡,金價都維持在在每盎司2,300美元以上價位,並取得連續第三個季度上漲,這是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的最佳表現。
報告指出,儘管在聯準會維持高利率、美元走強,以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高和ETF持有量下滑等不利因素下,金價仍在今年上半年屢創新高。報告認為,在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格局下,下半年金價有望保持積極勢頭,而央行需求也預計將繼續增長。
報告表示,由於最近的經濟數據支持聯準會轉向,市場對美國降息的預期不斷上升,也提振了金價。自去年7月以來,聯準會一直將關鍵政策利率維持在5.25%至5.5%的目標區間,這是二十多年來最高的水平。而在上週最新的就業報告公布之後,市場認為聯準會9月降息的機率為75%。
美國勞工部上週五(7月5日)公布就業報告,6月份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0.6萬人,優於經濟學家平均預估的增加18.9萬人。失業率則是較前月的4.0%攀升至4.1%,創下2021年11月來新高。平均時薪增幅與預期相符,月增幅較前月的0.4%放緩至0.3%,年增幅較前月的4.1%放緩至3.9%。
高頻經濟(High Frequency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魯貝拉·法魯基(Rubeela Farooqi)表示,第二季度就業增長放緩,加上失業率上升和最近數據所顯示的增長疲弱,支持了今年降息的理由。信安資產管理公司(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師西瑪·沙赫(Seema Shah)表示,就業報告引發對美國經濟方向的擔憂,廣泛的經濟數據都表明經濟在放緩。
曼西報告表示,該行的美國經濟學家認為,聯準會將於9月首次降息,並預計今年將有三次降息,相比目前市場定價為兩次降息。此外,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新興市場央行主導了5月份的黃金購買量,淨購買量為10公噸,其中波蘭國家銀行是最大的黃金購買者,其次是土耳其央行和印度儲備銀行。然而,近幾個月來中國的黃金購買量有所放緩。
中國人民銀行7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6月,該行黃金儲備較前月持平為7,280萬盎司或2,264.33公噸,為連續第二個月未購入黃金。自2022年11月至2024年4月,人民銀行連續18個月增加黃金儲備,累計增加了1,016萬盎司或316公噸。6月份,平均金價較前月創歷史新高的每盎司2,351美元略為下滑至每盎司2,326美元。
曼西表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預計未來央行的需求將保持強勁。世界黃金協會的調查表明,29%的央行受訪者打算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黃金儲備,這是自2018年該協會開始黃金儲備調查以來最多的一次。
5月全球黃金ETF資金流也轉正,歐洲和亞洲推動全球資金流入,而北美則出現資金流出。世界黃金協會報告表示,2024年5月,全球黃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持倉增加8.15公噸,為12個月來首度增加,5月份金價上漲1.8%至每盎司2,348美元。5月底,全球黃金ETF總持倉為3,087.9公噸,管理資產規模2,337億美元。2023全年,全球黃金ETF持倉減少244.4公噸或7.6%,為連續第三年減少。
曼西報告認為,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和期待已久的聯準會降息將繼續增強金價的上漲動力,直至年底。預計各國央行也將繼續增持資產,這應該會為金價提供支持。報告預計,第三季現貨黃金平均價格為2,300美元,第四季價格將達到每盎司2,350美元的峰值,2024年平均金價預估為每盎司2,255美元,並預計金價的強勢將持續到2025年第一季。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9月期銅7月9日收盤下跌0.9%至每磅4.5775美元。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