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4-09-30 06:28:18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1月原油期貨9月27日收盤上漲0.51美元或0.8%至每桶68.18美元,受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有望提振需求的激勵,歐洲ICE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近月布蘭特原油上漲0.45美元或0.6%至每桶71.54美元。上週,NYMEX原油與布蘭特原油均下跌4%。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9月27日報告顯示,截至9月24日,資金管理機構(主要為避險基金)以及其他大額交易人所持有的紐約原油期貨投機淨多單較前週增加9%至158,597口,為連續第二週增加。
中國人民銀行9月27日宣佈,決定自2024年9月27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6.6%。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將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提高貨幣政策調控精准性,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美國安全與環境執行局(BSEE)9月27日報告表示,墨西哥灣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氣作業人員,已因應海倫娜(Helene)颶風進行平台和鑽井設備的撤離。根據離岸運營報告數據,已有9個生產平台的人員撤離,約占墨西哥灣371個有人駐守平台的2.43%。生產平台是負責從海上生產並運輸石油和天然氣到岸邊的設施,與通常會在不同地點移動的鑽井平台不同,生產設施在整個項目期間都位於同一位置。
另外,沒有非動態定位鑽井平台的人員撤離,目前在墨西哥灣運營共有5個此類鑽井平台。鑽井平台包括多種類型的海上鑽井設施,如自升式鑽井平台、平台鑽井設施、所有潛水式鑽井平台以及繫泊的半潛式鑽井平台。
此外,為預防颶風的威脅,共有1個動態定位鑽井平台已移離作業位置,這佔目前墨西哥灣21個動態定位鑽井平台的4.76%。動態定位鑽井平台在進行井下作業時通過推進器和螺旋槳保持位置,這些鑽井平台並未與海底固定,因此能在較短時間內移出危險區域,人員仍留在平台上,待風暴過後返回原位置繼續作業。
根據運營商報告,BSEE估計目前約有24.39%的石油生產和18.46%的天然氣生產已被關閉,相當於427,000桶的石油日產量,與3.43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日產量。這些百分比是根據運營商每天提交的報告信息計算的。颶風過後,設施將進行檢查,一旦所有標準檢查完成,未受損的設施將立即恢復生產。對於受損設施,恢復生產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美國能源部9月26日公佈的每週天然氣庫存數據顯示,截至9月20日當週,美國天然氣庫存較前週增加470億立方英尺至3.492兆立方英尺;相比過去五年的同期平均值為增加880億立方英尺,去年同期為增加820億立方英尺,分析師的預估為增加540億立方英尺。當週美國天然氣庫存較去年同期增加5%,較過去五年同期平均值增加7%。
根據標普全球普氏的數據,9月19日至9月25日的一週期間,美國天然氣日均供應量較前週持平為1,072億立方英尺/日,天然氣產量較前週持平為1,012億立方英尺/日。來自加拿大的天然氣淨進口量較前週減少0.4%或1億立方英尺/日,對墨西哥的管道天然氣出口較前週增加4.3%或3億立方英尺/日。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到港量較前週減少3億立方英尺/日,至126億立方英尺/日。
9月19日至9月25日的一週期間,美國天然氣日消費量較前週增加2.5%至710億立方英尺。其中發電部門的天然氣日消費量較前週增加4.3%至403億立方英尺,工業消費量較前週減少0.2%至218億立方英尺,商業/住宅的天然氣消費量較前週增加1.5%至89億立方英尺。
美國能源部9月25日報告表示,2024年上半年,美國天然氣淨出口量(出口量減去進口量)平均為每天126億立方英尺,比去年同期增加1%。自2019年以來,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和透過管道向墨西哥出口的成長帶動了美國天然氣出口的成長。自2017年以來,美國的天然氣出口量均超過了進口量。
美國透過管道與加拿大和墨西哥進行天然氣貿易,並與40多個國家進行液化天然氣貿易。美國透過管道從加拿大進口的天然氣多於出口,且透過管道向墨西哥出口的天然氣多於進口。自2016年以來,美國一直是液化天然氣淨出口國。2023年,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美國能源部報告表示,截至6月底,美國天然氣庫存比五年平均值(2019-2023年)高出19%。由於2024年下半年產量相對穩定以及電力產業需求季節性增加,預計今年夏季注入儲存的天然氣量將低於五年平均值,至10月注入季節結束,天然氣庫存量預估將比五年平均增加6%。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