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過去100年股市表現,不管是報酬平均數還是中位數,9月都是一年中最糟糕的月份,而被稱為「九月效應」。雖然近年來有淡化趨勢,但今年這個9月對投資者來說也是痛苦的,S&P500指數回到約2020年底的水準,MSCI世界指數9月收跌9.55%,全球公債利率走高,Bloomberg全球債券指數同樣也走跌5.14%。市場表現不佳主要是由各國央行因控制通膨而收緊貨幣政策所造成的。儘管汽油價格下跌,美國8月份的CPI仍月增0.1%,核心CPI更月增0.6%。聯準會9月升息75bps,在FOMC新聞發佈會上,主席鮑威爾表達將採取「有力和快速的措施來緩和需求」,這表明如果通膨仍然居高不下,儘管經濟疲軟,聯準會還是會持續升息以控制通膨。儘管如此,長期通膨預期仍然有良好定錨,勞動市場依然緊俏,繼續反映出美國經濟的韌性。
歐洲方面,英國激進的政策變化佔據新聞頭條,新任財政大臣夸騰(Kwasi Kwarteng)宣佈大規模減稅及補貼計畫,寬鬆的財政政策與英國央行透過升息來降低通膨的方式背道而馳,擔心新政策拖垮英國財政,投資人倉皇逃離,英鎊下跌,英國公債利率大幅飆升,直到英國央行介入,通過650億英鎊的債券購買計劃來遏制英國公債的市場危機。此外,能源危機更讓歐元區的情況雪上加霜,歐元區國家透過補助來支撐家庭和整體經濟的方式將增加預算赤字及財政不穩定度。總體而言,歐元區經濟增長持續放緩,而通膨率卻走高,8月年增達9.1%,未來更上看兩位數。
全球需求疲軟也嚴重拖累中國、韓國和臺灣等亞洲經濟體的出口成長,隨著美國和整個歐洲對商品需求的減少,這些亞洲國家對成熟市場的出口數據皆下降。未來,隨著全球需求減弱,亞洲出口商可能會持續面臨增長的挑戰。
本月各類資產普遍下跌,基金績效的負貢獻來源主要來自成長型資產的美股與新興市場股票;債券端方面,則以投資等級債券的負報酬貢獻較大,主要是部位的加總占比較高所致。至於防禦型資產的部分,因配置比重不及10%,故整體的負報酬貢獻也相對輕微。整體而言,九月市場持續承壓,投資團隊因而持續調降成長型資產的比重,由八月底的93.8%降至九月底的約90.9%左右;而隨著波動度再度重回市場,投資團隊亦持續維持基金的避險部位,使得基金之平均現金水位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