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修.邱顯比教授
2022年在通膨、戰爭、升息、經濟衰退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股市與債市皆大幅下跌,創下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最慘的一年。延續2021年的通膨,2022年變本加厲,美國、歐洲連續多月CPI增幅在8%之上,俄烏戰事膠著又使能源與農產品供應緊張情勢無法在短期間緩解。美國聯準會確認通膨嚴重性,鐵了心要用大幅升息縮表抑制通膨,明確表示即使付出經濟衰退的代價也要把通膨控制下來,一年內升息17碼(4.25%),美國短、中、長期利率皆大幅攀升。債券價格與殖利率呈反向關係,中長期債券受升息影響尤大,許多債券有兩位數損失。股票價格一方面折現率受利率影響而上升,另一方面企業未來現金流受到庫存去化緩慢,景氣預測不佳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影響,多國股市皆大幅下挫。美國S&P500指數全年下跌19.44%,以科技股為主的NASDAQ指數更大跌33.1%,MSCI歐洲指數下跌19.21%,MSCI新興市場指數下跌19.74%,中國上証指數下跌15.13%,深圳成指下跌25.85%,MSCI世界指數下跌17.96%。為了對抗通膨,許多國家央行皆有相當幅度升息,但升幅不及美國,也造成美元在2022年一枝獨秀,多國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例如台幣兌美元即貶值9.83%之多。
台股受到上述國際環境負面影響,加上台海局勢急遽升溫,外資全年賣超達1.23兆台幣,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大跌4,081點,為史上第二大跌點,加權股價指數下跌22.4%,含息的加權股價報酬指數下跌18.68%,電子報酬指數下跌23.53%,OTC報酬指數下跌21.15%。201檔台股基金年平均報酬率-26.88%,輸給大盤達8.2%之多,僅有33檔台股基金超越大盤。與2021年台股基金平均報酬率40%,超越大盤12%的紀錄相較,不啻從天堂跌到地獄。各子類依損失大小排序分別為中概股型(-33.09%)、科技類(-31.49%)、中小型(-29.47%)、一般股票型(-28.54%)、上櫃股票型(-25.82%)、價值型(-20.93%)、一般型ETF(-20.45%)。台股基金操作較為積極,以過去24個月計算的ß值平均1.10,年化標準差25%(大盤為19.24%),皆較指數為高,因此在多頭時基金贏指數,空頭時輸指數也就不怎麼意外。一般型ETF的前三名,復華富時台灣高股息低波動ETF(-5.87%)、元大台灣高股息低波動ETF(-7.67%)、富邦道瓊台灣優質高息30ETF(-8.8%)皆為高股息概念。主動型基金前三名為台中銀數位時代(-8.99%)、第一金小型精選(-11.0%)、第一金店頭市場(-11.22%)。由於2022年台股基金的損失幾乎抵銷了2021年的獲利,台股基金過去2年累積報酬率平均為1.51%,但是累積3年報酬率27.71%,累積5年報酬率53.01%還是不錯的正報酬,只是已略遜於大盤報酬率。個別基金表現差異極大,例如過去2年第一名統一奔騰基金(44.03%),過去3年第一名統一奔騰基金(73.90%,不列入槓桿型),過去5年第一名安聯台灣科技基金(144.95%,不列入槓桿型)報酬率遠超同類型平均。
640檔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全年平均報酬率-20.44%,僅有全球資源型(全部幣別10.38%,台幣11.84%)、其他單一市場指數型(非ETF)(17.91%)為正報酬。損失超過兩成的子類有大中華區(全部幣別-31.13%,台幣-28.30%)、美國(-29.39%)、中國大陸A股(全部幣別-26.16%,台幣-23.65%)、產業型ETF(-27.94%)、全球一般型(全部幣別-22.93%,台幣-17.78%)。損失介於一到兩成的子類有特別股型(全部幣別-13.09%,台幣-10.45%)、亞洲(全部幣別-17.97%,台幣-17.22%)、新興市場(全部幣別-12.85%,台幣-11.18%)、日本(-15.11%)、美國一般型ETF(-10.51%)、中國大陸一般型ETF(-19.54%)、中國大陸指數型(非ETF)(-19.06%)、其他單一市場一般型ETF(-12.19%)。個別基金方面,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以全年43.90%的報酬率拿下2022年境內基金績效冠軍。
美國短中長期利率在2022年皆大幅上升,1年期公債殖利率由年初的0.40%上升至年終的4.73%,2年期公債由0.78%上升至4.41%,10年期公債由1.63%上升至3.88%,30年期公債由2.01%上升至3.97%。因為殖利率飆升,債券型基金普遍有相當大損失,另外因美元對台幣大幅升值,以台幣計價的級別損失明顯較小。投資等級債除了短期型(全部幣別-2.07%,台幣-2.53%)、中國大陸(-4.95%)、目標到期(全部幣別-9.50%,台幣-4.77%)外,其他子類皆為雙位數損失,包括全球型(全部幣別-12.03%,台幣-8.84%)、美國(-11.74%)、全球新興市場(全部幣別-13.00%,台幣-12.15%)、亞洲新興市場(全部幣別-10.39%,台幣-7.57%)、其他投資等級(全部幣別-15.68%,台幣-11.40%)。非投資等級債各子類皆為雙位數損失,包括全球型(全部幣別-10.16%,台幣-7.63%)、新興市場(全部幣別-12.79%,台幣-11.55%)、亞洲(全部幣別-20.29%,台幣-18.20%)、中國大陸(全部幣別-16.29%,台幣-11.75%)。一般債券型ETF全年損失11.98%。
股債雙殺下,以股票和債券為主要成分的平衡型及多重資產型基金自然表現不佳。投資國內平衡型(-19.22%)、全球平衡型(全部幣別-15.78%,台幣-12.37%)、亞洲平衡型(全部幣別-18.17%,台幣-15.38%)、新興市場平衡型(-13.01%)、中國大陸平衡型(全部幣別-15.82%,台幣-13.72%)、多重資產型(全部幣別-16.83%,台幣-14.53%)損失介於10%至20%區間。海外貨幣型基金(全部幣別3.02%,台幣6.33%)是少數受益於升息的類別,也是2022年的避風港。組合型基金表現與目標市場約略相當,178檔跨國平衡組合型基金(全部幣別-14.61%,台幣-11.76%)與全球平衡型基金表現相若,46檔目標日期型基金(-12.96%)略優於全球平衡型基金。不動產證券化基金(全部幣別-17.99%,台幣-14.55%)亦受升息負面影響而有不小損失。
經歷2022年的嚴重損失,許多基金類別累積2至5年報酬率已由正轉負,例如全球投資等級債基金過去5年報酬率為-2.97%,非投資等級債基金為-0.61%,過去5年等於做了白工。股票型基金還有些正報酬,例如全球一般型股票基金過去3年累積報酬率6.18%,過去5年累積報酬率19.26%。相對而言,投資國內的台股基金(5年報酬率53.01%)、平衡型基金(5年報酬率40.83%)是投資人收穫較佳的選擇。
作者為台大財經金融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