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在前個月墜入熊市之後,緊接著在7月份出現強勁反彈,S&P500指數上漲9.22%,這是自2020年以來最好的月報酬。然而,市場反彈的主要驅動力還是在經濟數據疲軟的背景下預期聯準會(FED)不會積極調升利率所致,聯邦基金期貨甚至出現最早在2023年即有可能降息的預期。雖然FED在7月的FOMC會議上再次升息75bps,但考量到市場原先預期FED將加息100bps,此舉被市場解讀為鴿派傾向;鮑威爾主席在新聞發佈會上也強調,未來政策將從利率前瞻性指引轉向將「依賴數據」逐月決定,這可被視為是市場樂見的發展─即FED仍舊有參照經濟狀況來決定升息幅度,而非盲目地透過貨幣緊縮政策來遏制通膨。
歐洲部分,歐洲央行(ECB)宣布11年來首次升息,升息幅度為大於市場原先預期的50bps,使得歐元區利率脫離負值區間,而歐元區各國間債券利差也持續擴大。鑒於義大利的政治動蕩,德-義兩國的債券利差加寬,而為了降低金融碎片化的風險,ECB宣佈新的「傳導保護工具」(Transmission
Protection Instrument,TPI),ECB將可以購買歐元區國家的債券,以避免體質較差的國家出現債務危機,MSCI歐洲指數同樣收漲7.63%。
新興市場方面,中國COVID-19病例再現,某些地方恢復行動限制,然與在4月份看到的措施相比,目前的這些措施較為輕微。隨著中國大量購房者抵制為未完成的預售屋支付抵押貸款,銀行和開發商等其他行業面臨風險,對房地產市場的擔憂再次浮出水面,恒生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分別下跌7.32%和6.33%,而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單月下跌0.17%。七月份MSCI世界指數上漲7.02%,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則上漲2.13%。
本月績效的正貢獻來源主要為成長型資產,尤其是美股,其次為歐股,債券端及防禦型資產也有小幅的正報酬貢獻。先前因應市場震盪,故投資團隊適時拉高現金水位以降低基金波動度,使得基金之平均現金比例仍相對較高;但七月中旬之後,市場波動度下滑,基金之避險比例亦逐步調降,故整體風險性資產的曝險部位上升,而成長型資產的整體比重於月底約在69.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