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海集運;601866.SH;2866.HK)是以中國大陸為基地的全球主要集裝箱運輸公司,從事國際及國內集裝箱航海運輸的營運及管理。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簡稱:中海集團)持有本公司股份,占總股本的47%,為第一大股東。公司分別在2004年6月和2007年12月在香港H股及上海A股上市。
公司以乾散貨、油運、集裝箱及LNG等運輸業務為主,其他港口航運配套服務為輔,為國內第二大航運巨頭,市佔率約21%。集裝箱方面,在全球排名第六,主要競爭者為中國遠洋。
公司先後開闢中國各港至日本、韓國、東南亞、澳大利亞、歐洲(地中海)、美洲、西非、波斯灣等數十條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和國內沿海內貿線及外貿內支線。其中,美國航線共投入近30艘全集裝箱船進行遠東—北美的班輪服務,所涉及的內陸點多達40個;大陸至日本、韓國、東南亞各主要港口間航班密度大、佈局廣,已形成網路運輸的格局;歐洲、地中海航線在國內直掛港口最多,投入運力最大;沿海內貿幹支線,貫通中國南北,途徑沿海30餘個大小港口,在國內內貿集裝箱運輸市場上整體實力最強。以集裝箱輸送量計算,公司部分內貿航線於國內多個主要港口的市佔率逾50%,部分港口的佔有率更高達80%至90%。
公司各航線營收分別為太平洋航線34%、亞歐航線23%、亞太航線18%、國內航線20%。
迄2010年,公司擁有船舶118艘,合計445,986TEU,運力排名全球第八。租船50艘,約達18.8萬TEU,占總運力約42%。訂單方面,有8艘14100TEU、8艘4700TEU,以上16條船舶於2011~2012年交付。
2010年上半年,三家公司運量區域分布比較:
(1)中海集運:太平洋航線19%、歐地航線(歐洲和地中海)17%、亞太航線20%、中國大陸43%。
(2)中遠集運:跨太平洋25%、亞歐(含地中海)19%、亞洲區27%、中國大陸25%。
(3)東方海外:太平洋航線26%、亞歐航線16%、大西洋航線8%、亞洲區49%。
迄2011年底,公司擁有船舶達164艘左右,運力達60萬標準箱,其中56%為自有運力,44%為租入運力。另外,公司出售210,000TEU集裝箱,占當年集裝箱約20%,並於出售後向買方租賃4年。
2011年10月購買8艘10,000TEU集裝箱船舶,分別委託滬東中華造船集團及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建造,於2013年11月以前交付。
2012年上半年,集團主要航線收入為太平洋占31%,歐洲及地中海占26%,亞太占19%。
公司與中遠集運合作,自2012年10月中起,共同經營內貿集裝箱華北-福建線、東北-福建線、北方-福汕線。
2013年5月,與韓國現代重工簽訂合約,購買5艘18400TEU型集裝箱船舶,總價6.82億美元,於2015年全部交船。
截止2014 年底,公司船隊規模達到158 艘,運載能力達到72.7萬TEU。
2014年,公司與阿拉伯聯合航運、法國達飛海合作,有利於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並同時與阿裡巴巴、中海科技合作,跨入電商的托運業務。
2015年公司主要業務比重:運輸約佔90%、物流及其他約佔10%。
截至2015年12月31日,船隊規模達 173 艘,總艙位約 88.9 萬 TEU,位居全球前 十,4000TEU 以上船舶約占 91%。
2015年12月,公司將把集裝箱船舶和集裝箱租賃給中遠集運,並把集運經營網路出售給中國遠洋及中海集團,同時收購中遠和中海集團租賃類、金融類資產與股權,出售所持49%中海港口股權。交易完成後,中海集運成為綜合航運金融服務的公司。
2016年2月,中國遠洋運輸集團與中國海運集團兩家公司重組,正式成立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重組合併後,集裝箱吞吐量9000萬TEU,排名世界第二。其中中海集團旗下有中海發展、中海集運兩家公司。
2016年11月,公司名為「中遠海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