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芽的運作原理是在2‧45 GHz的頻帶上傳輸,除了數位資料外,也可以傳送聲音。每個藍芽技術連接裝置都根據IEEE 802標準所制定的48-bit地址;可以一對一或一對多來連接,傳輸範圍最遠在10公尺。藍芽技術不但傳輸量大,每秒鐘可達1MB,同時可以設定加密保護,每分鐘變換頻率一千六百次,因而很難截收,也不受電磁波干擾。1994年間瑞典Ericsson有個專案Project,主要是發展一種低功率的無線電介面,以取代原有行動電話(Mobile Phone)與其週邊附件(handset、PC cards、desktop devices)間繁雜的連接線。1998 年2月由Nokia、Ericsson、Intel 、IBM 及東芝含蓋了通信、 電子、電腦三大領域的五大廠商,共同成立一個專門的研究小組 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共同發展此種低功率、短距離的無線電通信技術,而將這種新的無線電通信技術命名為「藍芽」(Bluetooth)技術。至1999年6月止 SIG 共有751個會員。其中包括了Compaq、Dell、Motorola、3Com、HP、Lucent、TI及Sumung等世界性廠商,成員們並同意制定一套免權利金的標準以降低Bluetooth技術成本並使之快速普及。台灣也於1999/4/13成立無線通訊聯盟積極參與Bluetooth相關產品開發計劃,且有多家廠商加入包括宏碁、神通、英業達、廣達、仁寶、華碩、明碁、羅技、致伸、華邦、工研院電通所及資策會等。
原本所制定的近距離無線技術的統一規格,其原始的想法只是想要利用電訊發射技術(radio) 替代家用及辦公室內各種設備間的纜線以及紅外線傳輸(infra-red)所造成的不方便,不過後來所設計的越來越來有彈性,用途也就越來越廣。
近幾年來,藍芽已經成為行動電話、PDA 等行動通訊設備的設計規格,雖然其最高傳輸速度及最遠傳送距離略遜於其他無線規格,但其較低的耗電量卻成為它較其他無線規格更具有競爭力的賣點。
由於無線通訊技術大幅躍昇及對無線環境的需求,造就藍芽市場的發展,手機、桌上型電腦及筆記型電腦、PDA 近年來己開始內建藍芽功能,而在手機、桌上型電腦及筆記型電腦、PDA 提供完整的藍芽基礎架構下,各種藍芽相關應用己開始在這些應用環境中順利地發展。
以藍芽最主要的應用對象–行動電話市場而言,藍芽市場在行動電話搭載量增加的推動下,於2006年呈現大幅成長,就數量來看,較2005 年成長了157.7%,數量約達5 億套,就金額而言,則成長了142%,約達1,366 億日圓。
藍芽在行動電話的搭載率在2005 年超過25%,在2006 年則佔所有行動電話的40%,估計到了2010 年,行動電話搭載藍芽的比例將超過60%,預估出貨數量可以成長到8 億730 萬套,約佔整體應用的70%,年複合成長率約為33.2%, 可見整體藍芽相關產品未來極具市場發展潛力。
關於藍芽(Bluetooth)這個名字有個起源,西元十世紀時,挪威有個維京國王Harald (哈拉德藍芽;Blatand為丹麥文字,相當英文的bluetooth) II (940-981),統一了丹麥(Denmark and Norway),成為維京人的英雄。Ericsson將其新的無線電介面的Project命名為「藍牙」(Bluetooth),是希望藉由 Bluetooth 統一介面規格,成為一個世界標準,而「藍牙」譯名變「藍芽」或許是為了看起來比較文雅!藍芽組織也希望能在一個標準之下整合所有的無線電子短程通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