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重學術、輕技職」的文化不是什麼新聞。然而,政府說要提振技職教育的文化與社會地位說了30年了,經歷幾輪教改,依然不見關鍵變化。我們認為,技職教育最終仍是必須與產業結合,儘管政府2024年將開始高中職學費全免、持續改善技職學校設備、擴大技職教育師資等作為,更重要的是,投入技職教育體力的資源要真正用在刀口上,才能在下一個階段台灣勞動力升級、轉型的過程中,讓技職教育人才迎來產業轉型、帶動薪資與社會地位成長的風尖浪口。
我們習慣先講幾個數字。事實上,台灣在2014年起高職生就已經全部免納學費,不過近10年來,高職學生入學累計總人數減少了22.4萬人,而在2024年高中生也將免納學費,會不會導致重一般高中、輕技職院校的效應擴大?
就已公開的預算案分析而言,在2020年,台灣的高等教育支出編列超過968億元,當中高等教育補助款編列884.6億元,技專校院獲分配的補助款,卻僅約286.3億元。近年來政府不斷說「重視技職教育發展」,但以預算額度來看,好啦,絕對金額是有增加啦,但佔高等教育補助經費的總額度,還是只有32%,且技職校院學生人數佔大專校院學生總人數比率47%,資源的分配只能說是有夠不均衡欸。
這也難怪賴清德副總統會說,他在擔任台南市長期間就了解到「技職學校設備老舊,嚴重影響學習;學用落差也是一個問題,有些同學唸的是技職學校,但所學不見得符合現在的需要。」因為,政府就是沒有把資源投放在對的地方啊。
我們認為,改善技職學校設備與實習工廠設備老舊的問題,絕對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但如果要讓技職體系學生畢業就具有隨時上線的能力,那麼,最根本的解決方法就是由政府媒合技職院校與企業,提供「聯合辦學」、並給予參與企業稅賦減免等的措施與體制——就是以前講的建教合作啦——學科教育留在校園,術科就直接到企業現場工作、實作,絕對可以降低學用落差的問題,優秀的學生,更可以直接在畢業之後聘用,成就勞動市場的即戰力。
當然,台灣的慣老闆千千萬萬,在提供技職生學習機會之時,勞動單位也必須緊盯學生的勞動條件,避免技職生淪為廉價勞動力,杜絕假借學習之名超時工作、剝削青年人力的狀況。
再更進一步來說,技職教育體系最重要的是業界師資的經驗傳承。政府應該編列專門預算,給予技職院校以等於或高於業師平常工作所獲得的薪資報酬,聘請業師到校開設專門課程,如果還是照那套公部門標準計算業師的鐘點費,拜託,誰要鳥你啊?找不到會做又會教的業師,只不過是剛好而已。
如果沒有資深業師的充分參與,技職院校的課程只不過又是另一個「學不致用」的爛坑而已好嗎。
隨著2022年4月22日《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通過施行,近年因少子化而營運不善、較不具競爭力的私立職校正加速淡出,某些還在撐的,也被禁錮在僅求生存為運作導向的惡性循環中;在科技大學階段,近年部分學校則朝學術導向發展,凸顯各方對「高等技職」的定位似乎並不一致 ,更不時會傳出「學用落差」的批判聲音。
我們認為,在高職階段,政府應該設法提高公部門資源投入的占比,藉由強化公立高職維繫教學品質的領頭示範角色, 進一步引導私校辦學方向能符合當前技職人力的市場需求;對科技大學而言,政府可思考以務實的政策獎勵措施,加碼推動「企業型科大」的轉型發展,如台鋼集團入主高苑科大便是一例(本月起更名台鋼科大)。
就學制而言,我們認為,三年制高職應該更有機地與四年制科技大學在學制上有所接軌,設計一套台灣技職教育七年一貫的制度,已經習得一技之長的高職生畢業要先去當兵、先去工作?OK。若有科技大學的錄取保證,在業界打滾過一陣子,再回學校完成高等教育學位,是不是就有機會對於所學、所用,更融會貫通?更知道業界要的是什麼樣的能力?讓技職院校培育出的專才精準對接產業界用人需求、有助校方技職師資能更趨符合學以致用的教學需求,同時也有助掌握在業界不同時期的潮流演進中,技職人力需求的市場脈動。
這些,都是政府可以思考的。
近年來所謂的「黑手工作」已經從一般的修車、機械工,吹起一波「升級潮」。無論是資通訊產業、風力、太陽能、地熱等再生能源產業,甚至是最基礎的電網、電信建設,都需要大量的中級技術人力,參與製造、安裝、與維運工作,這正好就是技職教育畢業生,讓就業薪資繼續上升的關鍵時刻。
最後,我們想說的是,以前人會覺得唸技職就是要「去當黑手」,總是「比不上坐辦公室的」。這也不幸成為了台灣「重學術、輕技職」的文化根底——但是,最近人工智慧AI有夠夯對吧?大家都想說,喔,那以後我們都會有機器人幫我們做事情了,很抱歉,生成式AI最先取代的,其實正好就是坐在辦公室的白領工作。反觀在日常生活當中,總還是需要有人修理電動車,需要有人維護機器人、自動化設備,需要有各式各樣技術見長的職人,捲起袖子,推動整個社會持續前進。
這正好就是技職教育體系最關鍵的機會。而政府,永遠可以再為台灣的「未來」,多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