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6-24 09:00:18 記者 張以忠 報導
以無菜單料理起家的餐飲集團豊漁(7847),預計於6月26日登錄興櫃;展望後市,豊漁董事長朱(雨延)理(附圖中)表示,原本規劃於上半年開出的店面,因配合百貨商場新法規變更而有延後,未能完整反映真實的營運動能,而隨著下半年新門店加速開出、商場合作案落地,以及貿易部門的規模化效益逐步發揮,有信心逐步擺脫虧損。豊漁今年預計開出10-15間店。法人則預期,在展店效益加持下,今(2025)年營收目標達雙位數增幅。
豊漁成立於2022年,資本額2.9億元,目前旗下有七大品牌,包含日料「初魚 鮨」(12間,價位1880元)、「初魚 鉄板料亭」(16間,價位1880元)、臺北米其林一星的「盈科 EIKA」(1間,價位8800元)與無國界鐵板燒「li teppanyaki」(1間,價位2800-3500元)等,屬於高端市場。此外,集團亦積極拓展民生餐飲版圖,推出和牛鐵板燒「季樂」(6間,價位318-798元)、產地直送海鮮丼與生魚片專門店「長浜魚屋」(3間,398-698元)、壽喜燒與水炊鍋「牛喜」(1間,368-698元)等品牌,從高端到民生價位帶皆有布局。公司並進攻貿易版圖成立豊漁貿易。
豊漁2024年營收達10億元、成長6成以上,不過因擴張所需,投入幾項重大投資與營運升級,包括購置自有廠辦、導入ERP系統以及新品牌的建置等,使得相關費用亦有所增加,導致出現小幅虧損,EPS -0.9元。在2024年營收結構中,「初魚 鮨」佔26%、「初魚 鉄板料亭」58%、其他品牌合計10%、豊漁貿易佔6%。
豊漁指出,未來無論是人事成本還是原物料成本,整體營運壓力將會愈發明顯,因此公司選擇提前佈局,著重發展豊漁貿易,擬在採購端建立更強大的系統與彈性,以因應市場變化,強化競爭力;短期雖然會對營運產生壓力,但預期效益將逐步發揮下,有助公司體質更上層樓。
公司提到,未來豊漁貿易也將規劃布局「精肉鋪」、「清酒舖」等新品牌,進軍高端肉品與酒類零售市場,進一步擴大集團採購成本優勢並帶動集團貿易業務持續壯大。
針對海外市場的發展策略,豊漁表示,考量風險與市場適應性,公司海外市場將優先從豊漁貿易的布局出發,以「從台灣下單、由日本出口」的方式,先透過貿易與當地業者建立銷售合作,進一步了解當地市場的價格帶、需求強度與消費習慣。而當我們透過貿易模式掌握足夠的市場輪廓後,才會啟動品牌導入的第二階段策略,以更貼近在地市場的方式進行品牌落地。
展望後市,朱(雨延)理表示,2025年全年預計展店10至15間,其中八成以上將以民生餐飲品牌為主軸,主要進駐台北地區的商場。此外,公司也同步發展精緻餐飲與高端餐飲品牌,並規劃與海外民間企業展開合作專案。同時,也有數個大型地標級商場即將陸續開幕,可望為公司提供進一步的營運拓展空間。
原本豊漁內部預期2025年整體營收成長率要達到20%以上,不過,上半年台中新光三越中港店發生氣爆事件,公司有品牌在該百貨營運,由於相關門店一年貢獻接近1億元的營收,加上原本也規劃於此新增1至2個品牌,因此百貨停業後使得營運也受到影響、展店相對必須延後下,使全年營收貢獻估值出現落差。
不過隨著下半年新門店開出、商場合作案落地,以及貿易部門的規模化效益逐步發揮,公司有信心全年仍能擺脫虧損。法人則預期,2025年在展店效益加持下,營收目標可達雙位數增幅。
(圖:現場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