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4季台灣GDP概估成長3.28%,連7季正成長;2017年第3季GDP由3.10%上修至3.18%,併計上半年(第1季、第2季分別成長2.64%、2.28%),2017全年初步統計經濟成長2.86%,CPI年增率為0.62%。
一、外需方面
1.輸出:隨著全球經濟復甦力道增強、半導體市況暢旺及機械需求熱絡,2017年第4季美元計價商品出口增加10.49%,其中占比最高之電子零組件續增15.59%,機械、基本金屬及塑橡膠等製品亦多呈兩位數正成長;服務輸出受來台旅客人次回升以及三角貿易毛利成長等因素帶動轉為正成長,併計商品及服務並剔除物價因素後,輸出實質概估成長6.00%,貢獻度則由7.09百分點下滑至3.87百分點。
2.輸入:受出口衍生需求增加、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及半導體設備進口較少等交互影響,2017年第4季美元計價商品進口增加6.94%,併計服務輸入並剔除物價因素後,商品及
服務輸入實質成長1.78%,貢獻度由3.46百分點降至0.87百分點。
二、內需方面
1.民間消費:隨著就業情勢持續改善、薪資穩健成長、加上股市熱絡帶動手機及服飾品等熱銷,整體零售業及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增加3.57%、3.71%,國人出國人次成長11.73%,併計其他各項並剔除物價因素後,第4季民間消費成長2.89%,貢獻度由1.37百分點上升至1.45百分點;政府消費則降至-1.32%,貢獻度由0.13百分點下滑至-0.20百分點。
2.資本形成:營業用客、貨車汰舊換新及航空業者持續擴充機隊,推升運輸工具投資,惟國內半導體主要廠商資本支出減緩,第4季新台幣計價資本設備進口減少11.51%,拖累民間固定投資負成長-3.01%,加計政府投資成長1.12%、公營事業投資衰退1.36%,以及實質存貨減少289億元後;第4季資本形成實質成長為-4.69%,貢獻度由-1.94百分點上升至-0.98百分點。
展望2018年,全球經濟擴張步伐穩健,主要機構相繼調升今年經濟展望,加上車用電子、高速運算、物聯網、智慧科技等創新應用商機持續發酵。
投資仍以選股為關鍵,從價值面與成長面逢低尋找潛力族群。電子族群方面,著重利基型的電子次產業例如汽車電子、機器人/工業自動化、大數據(Big
Data)/資料中心(Data Center)、物聯網(IOT)、光通訊、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人工智慧(AI)及3D感測技術等。
傳產族群方面,汽車及相關零組件個股仍是持股重點,受惠於汽車廠大量本土化製造或是到亞洲尋找有競爭力的供應鏈,加上汽車電子的大量使用,我們特別看好此產業的未來成長性。此外,隨著工資逐漸上漲,人力成本壓力增加,可望帶動自動化生產設備商機,也是下一個新趨勢。運動風潮方興未艾,相關供應鏈亦會受惠。另外,我們也更加重大型集團的持股比重,如台塑集團,主要是看好其一貫化生產優勢。
目前基金之科技股持股比重偏高,金融股持股仍偏低,加碼傳產類股部位如汽車零組件、運動紡織及鞋材與自動化相關類股。投資風格側重價值與積極成長兼具,成長性產業若價格合理即積極佈局,並兼顧追求正報酬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