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A股出現較大幅度下跌, 主要受到中國金融去槓杆監管相對收緊( 社融和M2增速大幅下降) , 加上中美貿易衝突加劇影響所致。
本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鼇亞洲論壇上提出包括放寬中國金融業及汽車市場准入的措施, 以及加強保護智慧財產權, 市場一度認為中美貿易問題有所緩和。
然而美國商務部於4月16日發表聲明, 因中興通訊涉嫌
違反與美國政府達成的和解協定, 決定對該通訊設備製造商執行為期7年的出口禁令, 再次引發市場對中美貿易戰的憂慮。 而四月下旬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一度突破3%,
亦對全球股市構成壓力。 經濟數據方面, 中國 國內經濟資料總體平穩。 4月製造業PMI表現分歧。 官方製造業PMI按月下跌0.1個百分點至51.4, 好於預期;
財新製造業PMI按月上升0.1個百分點至51.1, 好於預期。 3月份進出口表現差於預期。 企業獲利方面, 2018年第一季總體A股上市公司淨利增長15.6%,
不含金融股A股上市公司淨利增長24.8%, 儘管獲利增長較2017年放緩且個別產業分化, 然總體仍維持較好的增速。
一季報結果顯示出口占比較大的上市公司受匯損影響甚大。 今年一季度底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升值近9個百分點, 使得部分外銷與新興科技股一季報業績出現負增長,
同時壓縮毛利率。 此等基本面不利因素雖已部分反映在股價中, 惟近期中美貿易戰升溫, 又使得該類個股股價重挫。 中港台基金持股在逢低布局績優的成長股過程中,
難免受此政治博
弈因素干擾而影響績效。 但此刻須考量傳統經濟行業依靠地產金融加槓桿的好景已經明確地在峰頂往下行,
而新興成長行業的績優公司估值來到歷史性底部,而長期向上趨勢不變,因此將堅持此配置策略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