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3-05 10:51:18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綜合港媒報導,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於今(5)日上午開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進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2025)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今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較去年提高1個百分點,赤字規模5.66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1.6兆元。
報告提出,今年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與經濟增長、價格總水準預期目標相匹配。報告中強調,既要正視困難問題,更要堅定發展信心,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報告並提出,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29.7兆元、年增1.2兆元;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兆元、年增3,000億元;擬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兆元、年增5,000億元,重點用於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帳款等。今年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11.86兆元、年增2.9兆元,財政支出強度明顯加大。
李強說明,提出上述預期目標,綜合考慮了中國國內外形勢和各方面因素,兼顧了需要與可能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既是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的需要,亦有經濟增長潛力和有利條件支撐,並與中長期發展目標相銜接,突出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鮮明導向。
而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體現了在就業總量和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的形勢下,加大穩就業力度的要求;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目的在於透過各項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需關係,使價格總水準處於合理區間;實現這些目標很不容易,必須付出艱苦努力。
李強表示,要加快各項資金下達撥付,盡快形成實際支出;持續優化支出結構,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後勁,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中央財政加大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並嚴格落實分級保障責任,築牢托實基層「三保」底線;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推進財政科學管理,嚴肅財經紀律,嚴禁鋪張浪費,騰出更多資金用於發展所需、民生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