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紐約市科技優勢(Sustaining NYC’s Tech Edge)報告
紐約市科技業曾因這座以金融業為主的城市增添產業多樣化而備受推崇,如今科技對紐約經濟重要性已達新高度,成為經濟發展驅動力。
科技業新增就業人數於疫情後快速增長,占紐約市過去十年整體就業成長14%,成為最主要且高度可靠之中高薪新就業來源。2014至2024年間紐約市科技領域就業機會每年平均增加8千個,整體就業人數成長64%,相當私人企業就業成長的4倍(16.8%)、建築業6倍(9.8%)、金融保險業5倍(11.4%)及醫療業5倍(13.1%)。另科技業同步促進其他產業成長,勞動市場分析機構Lightcast指出,紐約市2024年職缺約47.5%為科技相關領域,且於2010至2024年成長82%,其中金融業對軟體開發人才需求上升,2024年雇用10,313名軟體開發人員及2,509名數據科學家;醫療保健領域軟體開發人才需求自2010年2,672個增加至2024年24,599個,增幅達821%;法律服務業成長891%,建築業成長307%,零售業成長321%。
新創數據平台Crunchbase分析顯示,紐約市於2024年總計達8,750家新創獲融資,超過十年前3,772家2倍,紐約市擁有全美最多數位健康新創(1,046家)、AI新創(870家) 、金融科技新創(644家) 、房地產新創(310家)及健康新創(308家),凸顯新創分布多樣化產業。大型創投近年陸續於紐約市設立據點,富達、高盛等私募資金管理公司大幅增加對紐約新創投資。紐約已於過去15年建立關鍵新創社群生態系,吸引全球企業、創業家及創投進駐,當地新創獲融資數量為洛杉磯(3,997家)及波士頓(3,342家) 2倍以上,超越舊金山7,787家,僅次於舊金山灣區/矽谷14,574家。
儘管紐約市稅負、勞動力成本、辦公室租金及能源價格相對其他地區高,當地科技業仍持續以高薪就業吸引各地頂尖人才,惟恐推升住房負擔。高等教育畢業生及經驗豐富科技人恐因住房成本卻步,中階管理層隨家庭建立,因住房成本、孩童撫養成本及生活品質等因素或考慮搬離紐約。另科技業認為紐約政府未提供充足相關政策配套支持,部分監管規則設計不佳、執行困難且鮮少衡量城市科技就業成長性。
政策建議可建造大量新住房、優先考慮維持紐約市宜居性與吸引力相關投資,透過鬆綁政府及公共領域資料釋放AI創新,培育紐約新興深度科技產業,讓新創企業更易獲得公部門技術合約,透過紐約市立大學計畫擴大教師培訓並加強K至12學童電腦教育。(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