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工總攜手聯合聖保羅銀行(Intesa Sanpaolo):支持企業投資、創新與信貸
義大利工業總會(Confindustria)自2009年起與義國聯合聖保羅銀行(Intesa Sanpaolo)合作,迄今已為支持義大利生產體系相關企業提供4,500億歐元貸款。
雙方最新合作協議為義大利工總理事長Emanuele Orsini與聯合聖保羅銀行執行長Carlo Messina共同簽署,自2024年至2028年挹注2,000億歐元資金,其中500億歐元提供倫巴底大區企業,以重振生產體系發展,並掌握轉型5.0及人工智慧機遇,整合已投入資源,實現《國家復甦暨韌性計畫》目標。
義大利工總Varese分會副理事長Chiara Radrizzani與Intesa Sanpaolo北倫巴底區經理Daniele Pastore日前於地區會議說明最新合作協議之重點,包括:
投資於具高潛力的新型先進生產模式,聚焦航太、機器人、人工智慧及生命科學等領域;
加速推動轉型5.0計畫的永續轉型,推動高技術創新與循環經濟,達成永續能源之最佳平衡;
擴大研發與創新影響力,透過專屬的融資方案及服務,支持高技術性之新創及中小企業發展;
推動永續居住計畫,促進人才流動及流動性,支持義大利工業的發展。
會中並提出支持新設生產基地、既有設施之擴建與現代化、能源領域之投資等建議,進而提升義大利各地區的戰略地位並增強其吸引力。
義大利工總Radrizzani分會副理事長強調數位化、地緣政治與永續性為改變企業經營模式的三大關鍵要素,而創新又為維持競爭力之核心,並仰賴銀行的信任與信用支持下的投資,缺一不可,環環相扣。Varese分會研究中心預測,至2025年當地企業在永續、數位化及人工智慧應用的投資將分別成長6%、2%及17%。
依據Intesa Sanpaolo研究中心指出,美國關稅措施對義大利製造體系的衝擊可藉出口市場多元化減緩,義大利與德國為受美國市場波動影響最大的歐洲經濟體,美國占義大利出口比重達10.4%,以Varese地區為例,美國雖占其出口7.4%,為第三大市場,但對部分產業如機械(占該產業總出口額9%)、航太(占7%)、紡織(占8%)及製藥業(占8%)的影響顯著。地緣政治推動企業尋找新興市場及美國生產或營運據點,出口與供應多樣化已成為優先策略,當地企業積極推動工業4.0及永續脫碳方案,約四分之三企業已導入至少一項工業4.0技術,大型企業採用率超過80%,小型企業亦逾60%,最普及的技術包括資料分析(41%)、機器人(35%)與雲端運算(32%),資安(27%)與自動倉儲(21%)次之,人工智慧則僅占12%。
推動數位與永續的雙重轉型,並投入再生能源、取得品質及環保相關認證與專利,有助提升企業競爭力與獲利能力,以中期來看,其成長率及生產力均將優於其他未能跟進的企業。(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