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6-23 12:44:07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宣布,確認了台灣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上海商銀;5876)之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等為A-、國內長期評等為AA(twn),以及個別實力評等為a-;但因上海商銀的香港子行房地產相關放款品質惡化及轉銷呆帳增加,惠譽將上海商銀的評等展望由穩定調整至負向。
關於評等理由,惠譽說明,負向展望係反映該行香港子行上海商業銀行(A-/負向/a-)房地產相關放款品質惡化以及轉銷呆帳增加,使得上海商銀資產品質和獲利能力的壓力上升。上海商銀的評等由其自身的信用體質所驅動,即反映其個別實力評等。該評等顯示,該銀行在改善資本緩衝和保持流動性穩健的同時,面臨著資產品質和獲利能力下降的壓力。
惠譽進一步指出,上海商銀香港子行的減損貸款增加;惠譽將上海商銀的資產品質分數從a/穩定、下調至a-/負向,以反映其香港子行上海商業銀行的貸款品質風險有所上升。上海商銀的減損放款比率由2024年底的1.6%上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1%,並可能在2025至2026年期間保持較高的水準,主要由於持續的房地產市場壓力,影響了其香港子行的逾期放款處分。該分數的負向展望反映了減損放款比率和信用成本維持高位的可能性。
惠譽並指出,上海商銀的信用成本限制了獲利能力;由於可能的備抵提存和呆帳轉銷對高信用成本帶來的不確定性,惠譽將上海商銀獲利能力分數之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向。惠譽預期該行信用成本將從2024年的高位適度回落,但仍將限制其獲利能力。
另外,針對關稅戰對銀行業的影響,惠譽認為,台灣的經營環境分數還有充足的空間應對美國加徵關稅帶來的壓力。全球對台灣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相關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加上台灣在這些領域的領先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應能部分緩解關稅上調帶來的壓力。
惠譽並指出,預期上海商銀於2025和2026年將保持適度的信用成長。儘管香港子行的資產品質有所下降,惠譽相信該銀行將維持保守的風險體質,包括其低於同業的借款人集中度和較高的抵押貸款比率(截至2024年底為73%)。上海商銀的借款人集中度風險仍屬台灣同業中最低者之一,截至2024年底,其前十大集團曝險占淨值的33%,而台灣同業的平均水準為60%至70%。
惠譽也指出,預期上海商銀將保持適度的存放比,此係受益於該行作為中小型客戶主要營運銀行的角色和台灣充足的流動性。而跨境匯款與貿易金融的利基業務將支撐其穩固的存款基礎與流動性。截至2025年第一季底,該行存放比率為61%,低於同業平均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