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6-18 13:30:29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貿易震盪,企業投資信心受衝擊,卻也意外創造出「撿便宜」的併購好時機。根據安永最新的「全球CEO調查」顯示,雖然地緣政治與關稅政策撼動市場,使得部分企業暫緩原訂的投資與併購計畫,但仍有不少企業打算在未來12個月內積極交易;其中,67%企業表示計畫與第三方合資或策略結盟,57%計畫併購,35%則計畫撤資、分割或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公司總經理何淑芬表示,雖然目前全球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併購的買賣雙方對於價值認知仍有落差,但對於之前已有併購經驗、並積極採取併購行動、手中握有銀彈的買方而言,現在正是能談到理想價格、搶進市場的好時機。
何淑芬強調,在川普政策尚未定調、關稅風險升高的背景下,企業若仍有併購計畫,應聚焦三大關鍵變數,包括準確評估標公司或資產價值,避免因高估導致併購失利;留意稅金及關稅政策走向,併購後的現金流及整合成本影響巨大,突顯出併購交易時的價值評估更加重要;資本市場情況不穩定時,交易時機與雙方價格預期落差將成談判關鍵。
在臺灣併購市場方面,儘管外資來臺進行跨境交易仍受地緣政治風險影響,市場保持審慎,但今(2025)年第一季有多起中型案件帶動併購交易回暖,外資來臺及海外併購交易見復甦。
何淑芬表示,全球生命科學產業首當其衝受到關稅政策挑戰,該產業的布局策略和各國公共衛生政策恐面臨三大挑戰,多家歐洲生物製藥公司出口美國市場的產品將面臨重稅威脅,同時,部分美國生物製藥公司在歐洲的生物製劑生產線,也可能受到對等關稅威脅;另川普主張推動製造業、臨床試驗和供應鏈回流美國,雖可降低對外依賴,但高昂成本將考驗企業轉型能力;再者,健康體系面臨連鎖衝擊,例如藥品與醫材短缺、成本上升等,對國際公共衛生合作造成不利影響。
安永指出,若美歐「脫鉤」態勢成形,將使得歐洲重建監管與產業自主性,生命科學業者須重新思考市場策略與產品投資組合。短期內為降低供應風險,企業可能需尋找新原物料與代工來源,以因應潛在的供應中斷與價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