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全球股市止跌回升, S&P
500指數上漲6.3%,創下自1990年以來最佳5月表現,新興市場也上漲4.3%。長天期利率同步走高,反映出財政壓力、通膨不確定性、成長預期與風險溢酬上升等多重因素。穆迪將美國信評從Aaa下調至AA1,雖然象徵意義大於實質,但引發市場對美國財政前景的關注。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目前送交參議院審議,市場對其財政可持續性及其中針對「歧視性外國」的稅收條款表示擔憂,該條款可能提高外資在美收入的稅負。關稅議題仍是市場焦點。美中達成90天的關稅停火協議,中國自5月12日起將部分進口商品關稅降至30%,對美國商品則降至10%。雖然整體關稅水準仍處於歷史高位,但市場視此為貿易緊張局勢緩解的訊號。聯邦法院裁定川普的廣泛關稅違憲,市場一度樂觀,但上訴法院隨即下達暫緩令,使關稅政策仍維持有效,等待進一步裁決。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並指出經濟成長與通膨風險雙雙上升。儘管會議紀要語調偏鷹,市場反應相對冷靜,因5月期間政策與市場變化劇烈。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分歧,就業報告強勁,但第一季GDP為負成長。
4月CPI年增率降至2.3%,為2021年以來最低,且連續三個月低於預期,顯示通膨壓力略有緩解。歐洲方面,歐元區第一季GDP季增0.4%,優於預期的0.2%,顯示經濟具一定韌性。英國央行如預期降息,但決策票數未達一致,反映內部對經濟前景看法分歧。日本央行維持政策不變,但大幅下修全年成長預測,日本第一季GDP年化季減0.7%,跌幅高於預期,主因進口增加與食品價格上漲壓抑消費。中國方面,對美出口年減21%,但對其他市場出口增加,使整體出口表現穩健。工業生產年增6.1%,顯示製造業仍具韌性,但製造業景氣調查轉為收縮,反映企業對未來展望轉趨保守。消費年增5.1%,低於預期。香港股市表現亮眼,
5月上漲5.9%,年初至今累計報酬達18%,為全球主要市場中表現最佳之一。
整體而言,
2025年上半年全球經濟與政治局勢快速變化,貿易關係與國際聯盟正經歷重組,推升全球市場不確定性。未來關稅水準、利率調整時點與通膨走勢仍具高度不確定性,企業與消費者信心低迷,可能壓抑美國全年經濟成長並推升通膨。不過,若貿易爭端獲得緩解,加上預期中的放寬監管政策發揮效果,美國市場仍有機會延續反彈走勢。此外,全球其他地區也出現重大發展。德國總理莫茲宣布暫時解除債務剎車機制,加大基礎建設與國防支出,為歐洲未來十年經濟成長奠定基礎。中國則擴大財政支出,房地產與消費領域出現初步回溫跡象。這些「綠芽」顯示,儘管美國關稅仍將拖累全球成長,但其他正面因素正逐步浮現,為美國以外地區的經濟提供更多支撐。
本月份成長型資產表現佳,股票貢獻大多數的正報酬,次資產當中,又以美股最大,非美成熟市場次之;本月份防禦型資產受到公債殖利率上揚,但因占比低,貢獻微幅負報酬。截至5月底,模型中成長型資產的比重為95.29%,防禦型資產為4.71%;至於波動度方面,
5月份市場逐漸恢復平穩,波動度控制機制未啟動,基金維持正常營運現金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