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談判延續90天,讓各類風險性資產從低點反彈後持續上漲,加上中美貿易協議傳出進展,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恐慌稍作緩和,推升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從4.16%上升至4.40%,導致本月全球投資等級綜合債券指標小跌0.36%,新興市場投資等級債也小跌0.06%。而利差收斂則是帶動其餘債券指標在本月呈現正報酬,其中新興市場美元債指標小漲0.67%,全球短天期高收益債指標上漲1.50%。本月除了關注各國關稅的協商之外,另一個焦點就是美國的債務與赤字狀況。首先是穆迪在5月16日指出,因美國政府債務與利息支出占比持續上升,因此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隨後眾議院在5月22日,以一票之差通過"
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該法案主要是針對個人、中低收入家庭以及中小企業等族群做一系列的稅減措施。該法案雖然對短期經濟有利,但卻加深市場對美國長期債務的擔憂。
我們認為,儘管該稅減法案仍會受到參議院諸多的修改,但該法案與關稅政策是川普政府經濟發展的兩大方向,預期仍會實施。如果稅減法案延後或規模不如預期,則可能會導致關稅政策對經濟衝擊較大,進而單方面推升通膨水準與美國公債的殖利率水準,這將帶給聯準會在降息政策上更多的風險。此外,高等法院對於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合法性解讀,也會影響未來關稅實施的時間點與可能性,川普政府也可能採取更激進的關稅政策,這都預期要等到七月至十月之間,才會有更明朗的發展。整體來看,雖然減稅政策短期內可以緩和關稅政策對經濟的衝擊,但對於中長期美國的赤字水準與債務壓力,將會是更大的不確定性,這勢必會進一步影響僅存的AAA惠譽評等,並加速衝擊市場對美元資產的調整。
因此,考量到全球經濟仍可能下滑,部分發債機構可能被降評,聯準會政策的不確定與美債利率預期上升等狀況,短期多數資產的回升,未來仍有修正的空間。本基金的投資策略以布局新興市場的發債機構為主,這些發債機構均有自己的營運模式與穩定收入,且主要收入來源都不是仰賴出口至美國,加上本身是短天期的類主權債的特質,債券價格自4月以來表現相對穩定。展望後市,考量到期剩餘年限較短,且多數標的帳上已有部位,我們開始逐漸增加短期美國公債比重,但仍會適當挑選具有充裕流動性的企業債或類主權機構,預期這類標的在市場持續震盪的情況下,能保有足夠的償債能力與較低的信用風險。
5月份本基金(美元累積型)上漲約0.31%,其中0.37%正貢獻來自票息收益。本基金預計在2025年9月到期,近期若有標的提前被買回或已到期,主要是再布局短天期的美國公債。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之操作策略為Buy
and maintain/monitor,與一般積極操作之基金策略不同,投資人仍須留意,基金表現未必與市場短期走勢一致。
在俄羅斯被制裁標的的部分,目前相關部位淨值均已反應為0;詳情請參閱本公司官網的受金融制裁債券情形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