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 論:
尼龍絲業者受2001年聯合減產效應及上游原料CPL價格持續走弱的影響,雖尼龍絲報價調降,但仍較CPL報價下調幅度小,故毛利率微幅走揚。尼龍織物由於下游成衣需求轉弱,2001年前7月尼龍梭織成品布出口值2.72億美元,較’00年同期衰退13%。
2001年下半年受到美國911事件衝擊,下游尼龍布需求已轉弱,預期未來上游尼龍化纖產業將受到拖累,價格走軟的趨勢恐無法避免。目前尼龍產業主要廠商中,台化由於成功轉型為塑膠原料廠商,再加上2002年塑化產能效益逐步浮現,建議擇機買進。
尼龍產業概況:
壹、尼龍產品簡介
尼龍纖維係由CPL(己內醯胺)經溶融紡絲而成,由於製造方法不同又可分為尼龍6及尼龍6.6。尼龍6.6是由杜邦公司所開發,為市面上最早量產的合成纖維,6.6的數字代表原料為6個碳素的己二酸及6個碳素的己二胺。尼龍6則是德國人從石油中提煉出己內醯胺經開環聚合所成之聚合物。基本上尼龍6及尼龍6.6性質無太大差異,但尼龍6.6在在耐熱性及抗紫外線上較尼龍6為佳,故尼龍6.6價格較貴。
尼龍纖維很輕,具高強度及熱可塑性,和天然纖維相較其吸濕性較差,但較人造纖維產品佳。此外,尼龍之手感與蠶絲相近,且在柔韌性、彈力回覆性、耐鹼性、耐磨性及抗紫外線等方面有極佳表現。
由於尼龍纖維具有良好的特性,全球尼龍纖維所織造之尼龍紡織品廣泛應用於衣著、地毯及產業上。在衣料用方面,具有柔軟觸感的女用褲襪、襯衣裙是尼龍一大用途,此外NIKE將尼龍布料作為運動服飾的主要材質,杜邦更是大力推廣其尼龍6.6 Tactel產品。在產業上,尼龍廣泛應用於輪胎簾布、降落傘、地毯、漁網、帆布及防火布。
表1 尼龍纖維特性比較
|
尼龍6.6 |
尼龍6 |
聚酯 |
棉花 |
斷裂強度 |
極佳 |
佳 |
極佳 |
差 |
柔韌性 |
極佳 |
極佳 |
普通 |
佳 |
彈力回覆性 |
極佳 |
極佳 |
普通 |
差 |
抗紫外線 |
極佳 |
差 |
佳 |
差 |
耐磨性 |
極佳 |
極佳 |
普通 |
差 |
耐熱縮性 |
佳 |
佳 |
佳 |
極佳 |
耐熔性 |
佳 |
普通 |
佳 |
- |
耐酸性 |
差 |
差 |
極佳 |
差 |
耐鹼性 |
極佳 |
極佳 |
差 |
極佳 |
抗菌性 |
極佳 |
極佳 |
極佳 |
普通 |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工業中心IT IS計畫整理
貳、尼龍產業供需預測
根據PCI預估2005年尼龍纖維紡織用需求量將可成長至452.8萬噸,將較’99年成長8.90%;塑膠用纖維將達263.1萬噸,將較’99年成長58.97%。供給方面,2005年全球尼龍6纖維產能預計可達295.4萬噸,成長24.6%;尼龍66可達186.4萬噸的水準,成長15.7%。預估2005年總供給約481.8萬噸,總需求則達715.9萬噸,總需求仍大於總供給,顯示未來塑膠用的尼龍纖維仍有相當的發展潛力。
表2 全球纖維用尼龍6及尼龍6.6需求量統計及預測 單位:千噸
|
|
1997 |
1998 |
1999 |
2005 |
尼龍6 |
紡織用 |
2,418 |
2,403 |
2,463 |
2,674 |
|
塑膠用 |
770 |
843 |
947 |
1,541 |
尼龍6.6 |
紡織用 |
1,642 |
1,660 |
1,695 |
1,854 |
|
塑膠用 |
592 |
622 |
708 |
1,090 |
小計 |
紡織用 |
4,060 |
4,063 |
4,158 |
4,528 |
|
塑膠用 |
1,362 |
1,465 |
1,655 |
2,631 |
合計 |
|
5,422 |
5,528 |
5,813 |
7,159 |
資料來源:PCI;紡研中心
表3 全球尼龍6及尼龍6.6生產統計預測 單位:千噸
|
尼龍6 |
尼龍6.6 |
合計 |
1997 |
2005 |
成長率% |
1997 |
2005 |
成長率% |
1997 |
2005 |
成長率% |
北美 |
474 |
432 |
-8.8 |
923 |
885 |
-4 |
1,397 |
1,317 |
-6 |
西歐 |
301 |
327 |
8.6 |
359 |
376 |
5 |
660 |
703 |
7 |
中國大陸 |
207 |
328 |
58 |
83 |
131 |
58 |
290 |
459 |
58 |
南韓 |
289 |
201 |
-30 |
3 |
6 |
100 |
292 |
207 |
-29 |
台灣 |
321 |
680 |
118 |
14 |
78 |
457 |
335 |
758 |
126 |
其他 |
779 |
986 |
26.6 |
228 |
388 |
70 |
1,007 |
1,374 |
36 |
全球 |
2,371 |
2,954 |
24.6 |
1,610 |
1,864 |
16 |
3,981 |
4,818 |
21 |
資料來源:PCI;紡研中心
我國尼龍產業概況:
壹、上游尼龍原料CPL概況
己內醯胺(CPL)是產製尼龍6纖維和樹脂的重要原料,其下游產品為地毯、衣料、襪類和工作纖維等,大約佔CPL九成使用量,另尼龍樹脂則為成型品、薄膜和塗料的原料。1998年金融風暴之後,由於下游尼龍纖維市場逐步復甦,國內尼龍大廠紛紛於1999年及2000年均有擴產動作,使得國內唯一供給CPL的廠商-中石化,在2000年新廠12萬公噸投產後,年產能24萬噸仍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若就全球供需而言,全球近幾年CPL產能年增率僅2%,過去10年亞洲新增產能僅30餘萬公噸,其主要原因在杜邦與BASF共同開發的CPL新製程(以丁二烯經由己二晴製造),由於新製程將比原來以苯衍生的環己烷或環己酮做為原料成本約低三成,且2003年大陸將有以新製程開出的新產能,因此,包括台化六輕在內全球預定擴廠計畫都延遲進行,反使近2年CPL供需緊張,價格維持穩定,但未來大陸新製程的發展是否影響CPL價格將是觀察重點。2001年以來由於下游尼龍纖維需求轉弱,使得CPL的價格有逐步望下滑的趨勢,業者表示第四季CPL價格上揚的機會不大。
圖一:CPL價格走勢圖

資料來源:TEJ、寶來證券
壹、尼龍絲
一、產銷狀況
我國尼龍絲產量居世界第二,在國內四大人纖聚酯纖維、尼龍纖維、亞克力纖維及嫘縈纖維中僅次於聚酯纖維的聚酯絲及聚酯棉。過去我國尼龍纖維產業結構以大廠為主,1999年台化產能約22萬噸,市佔率75%,華隆加華染年產能約12萬噸。由於廠商看好尼龍產品未來發展,過去未生產尼龍纖維的廠商亦積極加入尼龍絲的生產。1999年計有力鵬、集盛及新藝各擴建4.3萬噸尼龍6纖維,力鵬2000年起並向上游尼龍粒聚合發展。2000年由於新產能持續開出,產量較’99年成長16.85%約42.13萬噸,產值因價格回穩成長31.61%。
內外銷比例方面,尼龍內銷比例達90%,主要提供國內下游生產使用,外銷地區以香港轉口市場為主,約佔全部外銷比重60%。
表4 我國尼龍絲生產統計 單位:千噸;億元;千元/公噸
|
產量 |
產值 |
內銷量 |
內銷值 |
外銷量 |
外銷值 |
平均單價 |
1995 |
292 |
225 |
194 |
150 |
258 |
21 |
77.73 |
1996 |
309 |
246 |
216 |
170 |
293 |
25 |
79.58 |
1997 |
335 |
273 |
231 |
187 |
186 |
15 |
81.05 |
1998 |
353 |
237 |
254 |
165 |
223 |
15 |
65.45 |
1999 |
360 |
221 |
295 |
176 |
410 |
29 |
60.74 |
2000 |
421 |
291 |
367 |
253 |
547 |
38 |
69.00 |
資料來源:工研院化工所ChemNet,紡織中心IT IS整理。
二、尼龍絲價格走勢
我國尼龍絲由於2000年新產能大量開出,在需求無法同步提升的情況下,尼龍絲價格持續走弱。不過,由於同業聯合減產協議與上游原料CPL價格持續走弱,再加上2001年接單狀況較’00年較佳,使得上半年毛利率微幅走揚。
圖二:尼龍絲價格走勢圖

資料來源:TEJ、寶來證券
參、尼龍加工絲
尼龍加工絲與聚酯加工絲製造設備一樣,只需作部分調整,故廠商可以依據市場彈性調整生產。1998年尼龍加工絲年產量約3.4萬噸,年成長率約36.82%;銷售數量3.1萬公噸,成長30%,產銷皆大幅成長。不過,2000年由於尼龍需求不振,年銷售量僅32.38萬噸,較’99年衰退10.94%。產銷規格以70丹尼為主,約佔83.38%,100丹尼則佔9.39%。
表5 尼龍加工絲規格銷售統計 單位:千公噸;%
|
1998 |
1999 |
2000 |
項目 |
銷售量 |
年增率 |
比重 |
銷售量 |
年增率 |
比重 |
銷售量 |
年增率 |
比重 |
70D |
25.2 |
30.8 |
81.2 |
28.4 |
12.8 |
78.1 |
27 |
-3.6 |
83.4 |
100D |
3.6 |
3.2 |
11.8 |
3.5 |
-3.2 |
9.7 |
3 |
-14.2 |
9.4 |
其他 |
2.1 |
106.0 |
7.0 |
4.4 |
103.2 |
12.1 |
2 |
-46.8 |
7.2 |
合計 |
31 |
30.0 |
100.0 |
36.4 |
17.3 |
100.0 |
32 |
-10.94 |
100.0 |
資料來源:人纖加工絲業同業公會
肆、尼龍絲織物
國內尼龍織物主要分成大宗規格、產業用布及流行用布三大類。由於國內織布廠幾乎同時生產聚酯與尼龍長短纖布,故在產能區分上較難計算。根據經濟新報資料統計,2000年尼龍織物銷售量17.42億平方公尺,較’99年成長0.69%。由於平均單價由’99年的12.04元/平方公尺上揚至13.02元/平方公尺,故銷售值達226.78億元,較’99年成長8.86%。
2001年以來尼龍織物需求明顯衰退,第二季傳統旺季亦出現旺季不旺的效應。因此,前7月尼龍梭織成品布出口值2.72億美元,較’00年同期衰退13%。展望第4季受到美國911事件衝擊,業者表示原本第四季尼龍織物回溫的效應將不易再見,預期2002年下半年才有復甦的契機。
表6 尼龍織物產銷狀況
|
產量(百萬平方公尺) |
銷量(百萬平方公尺) |
銷售值(百萬元) |
平均單價(元/平方公尺) |
1997 |
1,584 |
1,529 |
24,196 |
15.82 |
1998 |
1,590 |
1,544 |
20,905 |
13.54 |
1999 |
1,717 |
1,730 |
20,833 |
12.04 |
2000 |
1,857 |
1,742 |
22,678 |
13.02 |
資料來源:TEJ、寶來證券
在下游去化方面,由於我國成衣廠在台灣人工成本升高及各國區域經濟體成型下,紛紛外移生產。因此成品布大多外銷至東南亞及其他生產成本較低的地區加工後再外銷至最終消費國。若以紡拓會2001年前7月尼龍梭織成品布出口地區別分析,可知香港轉口市場為最大出口地區,約佔45%、其次孟加拉8%、印尼6%、菲律賓6%等。2001年成長率以孟加拉及菲律賓最大,分別達56%及50%。
國內廠商營運概況:
國內上市櫃公司無專門生產尼龍纖維或尼龍廠商,因此很難將這些公司彙整比較,茲就推薦績優的兩家尼龍廠商營運現況作一簡介。
1433台化
一、營運概況:
(一)台化2001年塑膠產品比重將達55%以上
台化為國內最大尼龍化纖廠,過去主要產品以尼龍絲、尼龍粒及PTA等為主。不過,隨著2000年六輕相關工程SM、PTA、DMF及AROMA1陸續完工後,石化產品佔總營收比重達55%,已超過紡織產品成為公司最重要的營收來源。公司計畫2002年轉類至塑膠股,預期未來六輕效益逐步發酵,再加上轉投資台塑石化及麥寮汽電獲利挹注,塑化事業將成為公司主要獲利成長來源。
(二)台化2001年上半年稅前盈餘較’00年同期成長5.8%
台化2001年由於塑化及尼龍本業市況不佳,累計前9月營收515.29億元較’00年同期微幅成長8.3%。獲利方面,上半年雖提列4.92億元匯兌收益,但認列轉投資台塑石化、麥寮汽電及福懋興業的投資收入共達26.35億元,故稅前盈餘達35.6億元,較’00年同期成長5.8%。
(三)台化2002年在塑化產品擴產效益浮現下,預估獲利將成長20%
綜觀2001年台化已投資近30億大舉擴充麥寮廠PC粒5萬公噸及ABS的12萬公噸之年產能。由於投入5,000億元的台塑六輕投資案將逐漸量產,台化第二條生產線也已投料生產,合計SM年產能約為45萬噸,未來台化躍升台灣第一大SM廠。下半年受惠於PTA擴增效益浮現及PC粒、PP、PS新產能開出,研究員預估2001年營收將達697.54億,稅前盈餘為72.38億,稅後 EPS約為1.84元。展望2002年在塑化原料景氣可望逐步回溫,研究員預估營收將達767.29億元,稅後EPS約2.22元。
表7 台化簡易損益表 單位:百萬元
|
營收 |
營業利益 |
稅前盈餘 |
EPS |
2000 |
64,148 |
4,427 |
8,323 |
3.54 |
2001/1H |
34,130 |
2,139 |
3,560 |
0.97 |
2001F |
69,754 |
4,534 |
7,238 |
1.84 |
2002F |
76,729 |
5,026 |
8,756 |
2.22 |
資料來源:TEJ、寶來證券
二、投資建議
台化尼龍化纖本業雖受景氣影響,市況仍未好轉。不過,台化自2000年開始已轉型為塑膠產品廠商,預期2001年下半年塑化擴增產能效益將逐步顯現。研究員保守預估2001年稅前盈餘約72.38億元,稅後EPS約1.84元。
若依本益比評價,歷史本益比區間為10?15倍,2001/10/24收盤價20.8元,若依2001年預估稅後EPS約1.84元計算,本益比約11倍。台化2001年以來本益比逐步攀升,主要係因公司已轉型為投資塑化原料為主,目前塑化產品佔營收比重55%以上。台化目前處歷史本益比低點,建議本益比13倍以下買進。
圖三:台化歷史本益比圖

資料來源: 彭博資訊
1434福懋
一、營運概況:
(一)2001年由於尼龍布市況不佳,前3季營收較’00年同期衰退5.45%
福懋為全球最大尼龍布生產廠商,並為國際知名運動品牌大如Nike、Adidas、Columbia等代工。1999年在逐步調整成衣出貨比重,由4成提高至6.5成,並將利潤較低的傘布逐步移往大陸生產。隨著產品結構的改變,公司營收雖無顯著增加,然而毛利率提高,營業利益亦有不錯的表現。
福懋第2季為尼龍長纖布傳統旺季,惟受到接單及價格下殺影響,出現旺季不旺的情形。第3季進入淡季,營收僅維持平穩表現,累計前3前季營收122.25億元,較’00年同期微幅衰退4.54%。
(二)2001年第4季增設17個加油站據點,預估第4季營收41.97億元,將較’00年同期成長2.5%
福懋為配合台塑石化之油品銷售,於1998年成立油品事業部。公司經營策略為快速搶佔油品市場,2001年將新增17點,年底目標為30家,主要擴增據點以中南部地區為主,並於10?12月完成。公司預估平均一個加油站每月營收貢獻約1000萬元,毛利率12%,淨利率約2%,損益兩平的量約15公秉/日。研究員預估2001年油品事業營收挹注約17.44億元,獲利約3488萬元。
(三)2001年轉投資大陸中山廠獲利挹注將達1.65億元,EPS貢獻度約0.12元
大陸中山廠為福懋在大陸的生產據點,持股比率100%。產品以傘骨及長纖用布為主,100%外銷。由於產銷狀況良好,2001年傘骨月產能將由原1200噸擴增至1800噸,染整月產能亦將由850萬碼擴增至1200萬碼。公司預估2001年長纖布獲利貢獻約1.1億元,傘骨約0.55億元,合計1.65億元,對母公司EPS貢獻度約0.12元。
(四)2002年在本業及業外獲利改善下,稅前盈餘達22.78億元,將較’01年成長20.78%。
福懋的尼龍產品相較同業具產品技術研發優勢,2001年上半年雖尼龍市況不佳,但毛利率仍能維持20.09%,較’00年同期19.36%微幅成長。業外部分,2001年受到半導體產業景氣滑落,上半年認列轉投資福懋科技的投資損失2.01億元。因此,研究員預估2001年稅前盈餘僅約18.86億元,稅後EPS約1.15元。
展望2002年本業新增加油站據點及業外轉投資台塑石化新增產能效益浮現,以及業外轉投資福懋科技將轉虧為盈,研究員預估2002年稅前盈餘約22.78億元,稅後EPS約1.38元。
表8 福懋興業簡易損益表 單位:百萬元
|
營業收入 |
營業利益 |
稅前盈餘 |
稅後EPS |
2000 |
17,025 |
2,163 |
2,417 |
1.64 |
2001/1H |
8,106 |
1,055 |
713 |
0.44 |
2001F |
16,420 |
2,660 |
1,886 |
1.15 |
2002F |
17,734 |
2,882 |
2,278 |
1.38 |
資料來源:TEJ、寶來證券
二、投資建議
2001年尼龍產業受經濟不景氣影響,首次出現旺季不旺的狀況。福懋為全球主要尼龍布大廠,2001年尼龍本業營收獲利僅能維持持平,預期第4季在加油站據點擴增下,營收可微幅上揚。研究員樂觀預估2001年稅前盈餘約18.86億元,稅後EPS約1.15元。
若依本益比評價,歷史本益比區間為7.5?13.5倍,2001/10/24收盤價8.80元,若依2001年預估稅後EPS約1.15元計算,本益比約7.65倍。福懋2001年以來本益比逐步下修,主要係因尼龍市況不佳,預期2002年上半年恐無法轉佳。福懋目前處歷史本益比低點,但現階段營收獲利尚未轉佳,建議暫時觀望。
圖四:福懋歷史本益比圖

資料來源: 彭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