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金屬機械產業聯盟:2024年出口與產量減少,失業救濟金申請大增33.2%
義大利金屬機械產業聯盟(Federmeccanica)第173期調查報告顯示,在經歷2023年的波動後,2024年義大利工業活動進一步惡化,工業生產在2024年第四季下降1.2%,較2023年同期減少2.2%。金屬業情況尤其疲弱,全年經濟表現持續為負,降幅約2%。前三季的跌幅介於3%至4%間,而第四季的降幅進一步擴至5.6%。整體金屬產業在2024年的生產水準較前一年下滑4.2%,超過整體工業部門2.5%的平均跌幅。汽車和拖車製造業的持續低迷對金屬加工業產生重大衝擊,冶金、金屬製品與機械設備等領域的疲弱亦加劇整體情勢。歐盟金屬加工業的年度產量減少5.6%,其他如德國的產量下跌7.3%、法國減少3.8%,而西班牙則基本持平(+0.1%)。
在出口方面,2024年義大利金屬產業的出口總額約2,770億歐元,較2023年減少3.8%,遠高於全國出口總額0.4%的跌幅。進口則平均減少2.9%,使得順差達494億歐元。金屬產業的出口表現在各季均呈負面,且逐季惡化,第一季跌幅為2.3%,後續季度超過4%。對歐盟市場的年度出口減少4.6%,其中德國市場重跌10.4%。而歐盟以外市場的出口跌幅相對較小,降幅為2.9%,但美國市場跌幅達11.4%。
由於該調查於一月底結束,報告未能全面反映近期國際情勢變化,特別是美國對歐盟關稅政策的變動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升級,這些因素可能進一步影響全球經濟與金融體系。然而,調查結果顯示,儘管2024年大部分時間內產業經濟仍呈負面趨勢,企業則預期短期內相對穩定:
19%企業表示其訂單組合的現有規模有所增加(較第一季的30%持續下降),而保持訂單水準不變的企業比例則上升至50%(2024年9月底為38%);
50%預計產量保持穩定(26%預計增產,24%預計減產);
11%企業認為現金流狀況為「不佳或極度不佳」;
70%企業未規劃調整員工規模(17%計畫增聘,14%則預期縮減人員);
31%受訪企業規劃在未來6至12個月內增加投資,51%則無新增投資計畫,18%則考慮縮減投資;
另根據義大利社保局(INPS),2024年企業對於薪資補助機制(Cassa Integrazione Guadagni;CIG)的使用增長33.2%:「普通薪資補助基金」核准時數增加68.4%,而「特殊薪資補助基金」核准時數則減少8.1%。
Federmeccanica理事長Stefano Franchi指出,調查反映出產業困境,政府與企業須重視。工會與企業間的勞動續約談判應基於產業現況,尋求兼顧企業競爭力與勞工權益的解決方案。國際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與供應鏈問題,正對金屬機械產業造成明顯衝擊。作為工業金屬的主要使用者,並位於整個供應鏈的基礎位置,更同時面臨能源價格高漲及勞動成本上升等問題,加劇經營壓力,嚴重影響競爭力。根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ISTAT)數據,2024年該產業營收較2023年減少5.6%,其中48%企業營收萎縮。在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方面,24%企業增長,38%維持平穩,另38%則下降。此前的調查顯示,33%的企業EBITDA占營收比例低於5%,36%介於5%至10%,而31%高於10%。
另一方面,作為義大利主要出口市場之一(占13%)的德國連續兩年經歷經濟衰退,對其企業,特別是機械與機電產業造成嚴重影響。2024年約40%的受訪企業表示對德出口減少,僅8%的企業出口有所增長,亦加劇自2022年以來工業生產的下降趨勢。(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