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對中國綠色科技的依賴引發國家安全擔憂
目前位於蘇格蘭東北部的Green Volt風電場正在建造中,將有望成為歐洲最大的離岸風電場,該項目由35架風力渦輪機組成,預計將為30萬戶家庭提供足夠的電力,惟該項目的渦輪機係由總部位於中國的明陽智慧能源公司製造,此舉引起英國國防部關切,由於中國生產的每架颱風力渦輪機都配備數百個感測器,漂浮在英國海岸附近,將構成國家安全風險。
中國明陽智慧能源公司僅是眾多參與英國能源轉型領域的中國企業之一,但引發國家安全、能源安全的擔憂,以及製造技能和就業流向東亞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害。英國影子蘇格蘭部長Andrew Bowie表示,明陽獲得批准供應Green Volt風電場的風力發電技術的跡象令人擔憂,這場英國綠色革命將貼上中國製造的標籤。
英國能源安全暨淨零碳排部負責能源的副部長Kerry McCarthy表示,對國家安全及能源安全方面的擔憂,政府已採取嚴格的監管流程來確保將Green Volt風電廠的風險降至最低。渠並補充,英國需要吸引完成環保能源轉型所需的投資,以確保未來的能源安全,並永久降低英國民眾的能源費用,惟這將需與國家安全影響取得平衡。
另一方面,英國政府於2020年下令電信網路營運商在2027年底前從英國5G公共網路中排除所有由中國華為公司所生產的技術,同年前保守黨政府以安全擔憂為由,斥資7億英鎊收購中國在Suffolk郡Sizewell C 核電項目的股份。然而,中國企業近年仍透過直接投資或主導供應鏈的方式向英國其他能源產業投入資金,例如,中國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投資蘇格蘭東岸的Beatrice離岸風電計畫以及規模更大的Inch Cape離岸風電計畫。位於中國上海的寧波東方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在蘇格蘭Skye 和Harris島以及蘇格蘭本土與Orkney群島之間鋪設大規模電纜。中國國家石油公司中國海洋石油公司(CNOOC)經營英國最大的海上油田Buzzard,並將其生產的大部分石油直接運往中國。
中國策略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歸功於中國共產黨政府的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策略,該策略毫不掩飾其主宰未來產業的目標,並涉及大量的國家採購及大量補貼。以太陽能板為例,依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數據,中國在太陽能板多晶矽、矽錠和矽片等材料的製造份額很快達到全球產能的95%。此外,中國在風力渦輪機生產方面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依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的數據,中國控制著全球風能供應鏈的約 64%,其在部分零件上的主導地位甚至更高,例如變速箱(80%)、變流器(82%)、發電機(73%)和鑄件(82%),部分原因是中國企業提供西方競爭對手無法提供的延期付款條件,代表離岸風電開發商僅在風力渦輪機投入營運並開始盈利後才需承擔成本。
歐洲風能協會秘書長Giles Dickson表示,歐洲風能產業每年為歐洲GDP貢獻350億英鎊,並每架風力渦輪機可產生1,100萬英鎊的經濟產值,倘離岸風電開發商棄用歐洲設計和製造的設備,並增加對外部設備的倚賴,將對歐洲的經濟及能源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英國環保能源協會(RenewableUK)秘書長Dan McGrail表示,英國對中國企業過於開放,而英國企業在中國獲得的互惠准入待遇卻很少,渠呼籲政府應確保所有企業都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營運。(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