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去年前三季加工成粗棕櫚油的棕櫚油果實數量年增11.7%
人氣(1220)
2025/03/03 16:48
2025-2027年泰國油棕櫚產業展望
2024年概況 2024年前9個月,加工成粗棕櫚油(crude palm oil, CPO)的棕櫚油果實數量同比增長11.7%至1,580萬公噸,原因是:(i)對「聖嬰現象」(El Niño)影響的擔憂;及 (ii)政府採取措施實施價格下限。然而,乾旱導致棕櫚油的平均含油量減少,因此CPO產量僅280萬公噸(年增7.0%)。國內需求年增5.5%至200萬公噸,分別為:(i)110萬公噸(年增4.3%)用於生產精煉棕櫚油,此係因旅遊業復甦提振對棕櫚油的需求,尤其是餐廳、飯店與夜店;(ii)80萬公噸(年增7.3%)被加工成生質柴油,因運輸業活動的增加提高對生質柴油的需求。由於對印度(年增16.8%)、中國(年增421.5%)與馬來西亞(年增32.7%)等主要市場的銷售暢旺,出口同比成長14.1%至81萬公噸。
有利因素將繼續支撐該產業直至第4季度,但莖腐病(stem rot disease)疫情的惡化將抑制2024年棕櫚油總產量致增長6.0-7.0%,即1,930-1,950萬公噸,從而生產約340-350萬公噸CPO(增長2.0-5.0%)。食品加工、油脂化學品(oleochemicals)與運輸業的需求增加,將使國內CPO消費量增加4.5%-5.5%,但由於供應緊縮,出口將減少0.5%-1.5%,因政府要求該產業在第4季停止出口,以保持價格穩定並維持國內市場供應。因此,年底CPO庫存將降至200-210萬公噸,接近20-25萬公噸目標的底端。這項措施加上印尼上調CPO出口關稅推高全球價格,加上泰國效仿,預計CPO國內平均價格及棕櫚油產品出口價格均將上漲12.0-15.0%。
2025-2027年展望 向「反聖嬰現象」(La Niña)的轉變與高價格的激勵效應,將使油棕櫚及CPO產量每年提高1.5-3.5%,儘管2027年「聖嬰現象」可能再次出現,將再次降低單位棕櫚油果實產量。由於經濟持續成長以及食品加工、油脂化學及運輸業對CPO的需求增加,國內CPO消費量將以年均2.5-4.5%的速度成長。然而,政府將透過限制出口來確保滿足國內需求,因此每年的出口量將下滑0.5%-2.5%。
種植者:儘管持續的疾病爆發將導致產量下降,而肥料的高成本將影響利潤,但隨著國內需求的增強與政府政策對價格的影響,收入將會增加。 CPO廠:隨著國內市場的成長、遊客人數的增加、商業運輸服務的成長、政府對生質柴油的推動,營業額應會逐漸增加;然而,產能過剩及對原料的競爭可能推高CPO的生產成本。(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