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鎳礦下游化產業政策路徑圖
為強化印尼產業鏈韌性及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印尼投資部針對28項商品(涵蓋石油天然氣、礦產及農林水產品等產業)發布下游化投資政策路徑圖,目標在2023年至2040年間吸引6,180億美元資金投入下游化產業。
據上述下游化投資政策路徑圖,印尼針對鎳礦之下游化產業發展願景及規劃要點如次:
(一) 據US Geological Survey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22分析,印尼鎳礦年產量達771,000噸,占世界總產量之30.7%。
(二) 據印尼能源暨礦業部2021年統計,印尼鎳礦主要分布於下列省分:
1. 中蘇拉威西省:共76個礦場,鎳金屬礦產資源量(Sumber Daya/ Mineral Resources)達32,288,533噸,礦石儲量(Reserve)達9,680,092噸。(謹註:礦產資源量係指地殼之內或之上具經濟效益之物質;礦石儲量係礦產資源中,具經濟可採性,即開採後可獲利之部分。)
2. 北摩鹿加省:共79個礦場,鎳金屬礦產資源量達38,077,361噸,礦石儲量達16,004,731噸。
3. 東南蘇拉威西省:共79個礦場,鎳金屬礦產資源量達61,300,640噸,礦石儲量達20,445,010噸。
4. 南蘇拉威西省:鎳金屬礦產資源量達4,101,011噸,礦石儲量達2,121,589噸。
5. 東加里曼丹省:鎳金屬礦產資源量達425,880噸,礦石儲量達11,784噸。
6. 中加里曼丹省:鎳金屬礦產資源量達275,327噸,礦石儲量達117,075噸。
7. 西巴布亞省:鎳金屬礦產資源量達3,838,253噸,礦石儲量達880,559噸。
(三) 印尼盼成為全球前5大電池製造商,規劃推動進程及目標如次:
1. 第1階段(2023-2024):
(1) 混合氫氧化物沉澱物(Mixed Hydroxide Precipitate, MHP)及硫酸鎳(Nickel Sulfate):設立8座工廠,產能為1,208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96億美元。
(2) 前驅物(Precursor):設立2座工廠,產能為126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13億美元。
(3) 陰極(Cathode):設立2座工廠,產能為37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7億美元。
(4) 電芯及電池組(Battery Cell & Pack):設立2座工廠,產能為25 Gwh(吉瓦小時),投資額達25億美元。
(5) 鎳鐵(Ferronickel):設立10座工廠,產能為7 MTPA(百萬公噸每年),投資額達58億美元。
2. 第2階段(2025-2029)
(1) 混合氫氧化物沉澱物及硫酸鎳:設立4座工廠,產能為500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40億美元。
(2) 前驅物:設立5座工廠,產能為200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20億美元。
(3) 陰極:設立5座工廠,產能為200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38億美元。
(4) 電芯及電池組:設立4座工廠,產能為115 Gwh(吉瓦小時),投資額達113億美元。
(5) 不銹鋼熱軋捲/棒材/管(Stainless Steel HRC/Rod/Pipe):設立1座工廠,產能為1.5 MTPA(百萬公噸每年),投資額達16億美元。
3. 第3階段(2030-2034)
(1) 混合氫氧化物沉澱物及硫酸鎳:設立2座工廠,產能為200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16億美元。
(2) 前驅物:設立5座工廠,產能為200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20億美元。
(3) 陰極:設立5座工廠,產能為200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38億美元。
(4) 電芯及電池組:設立6座工廠,產能為160 Gwh(吉瓦小時),投資額達157億美元。
(5) 不銹鋼熱軋捲/棒材/管:設立1座工廠,產能為1 MTPA(百萬公噸每年),投資額達11億美元。
4. 第4階段(2035-2038)
(1) 混合氫氧化物沉澱物及硫酸鎳:設立2座工廠,產能為200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16億美元。
(2) 前驅物:設立5座工廠,產能為200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20億美元。
(3) 陰極:設立5座工廠,產能為200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38億美元。
(4) 電芯及電池組:設立8座工廠,產能為200 Gwh(吉瓦小時),投資額達196億美元。
(5) 不銹鋼熱軋捲/棒材/管:設立1座工廠,產能為1 MTPA(百萬公噸每年),投資額達11億美元。
5. 第5階段(2039-2040)
(1) 混合氫氧化物沉澱物及硫酸鎳:設立2座工廠,產能為200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16億美元。
(2) 前驅物:設立5座工廠,產能為200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20億美元。
(3) 陰極:設立5座工廠,產能為200 KTPA(千公噸/年),投資額達38億美元。
(4) 電芯及電池組:設立10座工廠,產能為250 Gwh(吉瓦小時),投資額達245億美元。
(6) 不銹鋼熱軋捲/棒材/管: 設立1座工廠,產能為1 MTPA(百萬公噸每年),投資額達11億美元。(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