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琴雅
林一銘逆勢轉業,身價非凡
投信界人事異動頻仍,最近最熱門的人事案,莫過於中華投信總經理林一銘升任董事長,因為林一銘是國內投信第一位從基金經理人升任的董事長,也是國民黨營色彩濃厚的中華開發關係事業中,唯一一位從基層拔擢的董事長。
相對於投信基金經理人跳槽率之高,像林一銘這樣「從一而終」,在一家投信一待就是十四年的人,是投信界的異數,林一銘從中華投信交易室的交易員做起,一路從基金經理人、副總經理、總經理、到董事長,這樣的工作紀錄,在投信界是罕見。
林一銘和中華投信淵源極深,中華於民國七十五年成立時,林一銘是第三號員工,第一號員工就是現任開發總經理胡定吾。中華是四家老投信中最後一家開張的,當時四家投信除建弘外,國際、光華、中華都是由國民黨營事業籌組,中華就是由中華開發所創設。
胡定吾一路拔擢林一銘
大學念的是化工系,林一銘一度還在美商必治妥公司工作過,之後,就轉入證券業工作, 當時像他這樣擁有美國大學 MBA
學歷、喝過洋墨水的人,竟然反其道而行,進入有「賭場」之稱的證券公司當營業員,是他最自豪的地方,這種「逆勢操作」手法,讓他在投信界頗為突出。
據說,林一銘曾經在市場味濃厚的公誠證券擔任營業員時,胡定吾就是他的重要客戶之一,胡籌設中華投信時,便拉著「夥伴」林一銘過來一起創業,林因此成為中華投信的開國元老之一。
胡定吾曾任中華投信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等職。而林一銘進入中華投信後,則從交易員做起,隨後擔任研究員、基金經理人、副總、總經理,一路走來,提拔他最多的人就是胡定吾。胡定吾十分賞識與倚重林一銘也是眾所皆知的事。據了解,在中華投信,林一銘過去是走胡定吾路線,去年底一度因中華開發派系暗鬥,林一銘還因「胡家班」身分被黑函攻擊。
民國七十六年,投信只能發行封閉式基金,林一銘曾操過中華成長基金,績效為四家老投信的第一名,是當時的「明星基金經理人」,然而,也有基金經理人認為,林一銘從交易員出身,特別是在主力的時代,林一銘的操作手法不「市場」也難。
林一銘是第一代基金經理人,與他同期的還有國際的蔣國樑、建弘的苗蕙蘭與葉志勇,現在這幾個「前輩」都因為事故而遠離市場,唯獨林一銘還在投信界占有一席之地,也難怪林一銘升任董事長,對投信界而言,意義非凡。
業務員年薪一千五百萬元
民國八十四年五月,林一銘從前大安銀行董事長陸潤康兒子陸大文手中接下總經理一職,當時林一銘與陸大文鬥爭的傳聞甚囂塵上。林一銘當上總經理後,開始轉向業務發展,重用陸大文從花旗存款部門挖來的娘子軍,以直銷方式突破沒有通路奧援的限制,鎖定百萬元以上的客戶,以面對面的方式來為客戶量身訂做基金投資,這項策略確實相當成功。因此這群幹練的「七大金釵」名號就不脛而走,中華投信的資產規模也從二百七十多億元成長到一千億元以上。
事實上,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肯給」是林一銘領軍的風格,中華投信擁有業界最羨慕的優渥獎金制度。八十六年股市大多頭時,中華的資產規模也衝到一千億元,當時業務績效前三名的營業員的獎金加薪資都超過一千五百萬元,比董事長及總經理的薪水還高,林一銘曾說:「我很高興員工的薪水比我高。」
此外,基金經理人的績效獎金也算不錯,但卻略遜業務獎金一籌。基金經理人的獎金是以單季計算,第一名有一百萬元,前十名則有五十萬元。年度獎金則為單季的雙倍,也就是說,基金經理人可以領五次獎金。不過,業務人員與基金經理人的獎金制度不甚公平,成為部分人士批評林一銘「重業務而輕基金經理人」。
評價兩極化 升官各有說法
林一銘採「無為而治」管理哲學,花很多時間在游泳、聽古典樂、練啞鈴、陪小孩爬山等等,並且每個月花四十萬元買自家公司的基金,不過林一銘給外界的評價卻非常兩極,喜歡他的人,覺得他充分授權,是個大方的專業經理人;不喜歡他的人,認為他有國民黨體系好鬥的個性,才會跟前任董事長張孝威與廖光照不和,讓一些老臣相繼去職。
三年來,中華投信在達到一千億元資產規模後開始停滯不前,甚至還連續兩年踩到地雷公司債,去年是中強、中精機,今年則是東帝士轉投資的東雲,不過,這些都在大股東中華開發自行吸收虧損後收場。面臨股市空頭的襲擊,中華似乎受傷不輕,但是有基金經理人指出,公司債分三年與五年期,不能隨意買賣,況且有些公司是上半年還不錯,下半年卻突然變成地雷,像東隆、中精機,所以不能完全怪經理人。
不過,在中華投信因買賣關係人股票而無法順利在今年底取得代操資格,持有中華投信五三%的中華開發,隨即就宣布要出脫中華投信股票,不到兩天,又宣布中華投信董事長由林一銘接任,從開發派來的董事長廖光照,轉至開發轉投資的國際建經公司任職。中華開發一連串的動作,不得不讓人有所聯想。
有相關人士認為,開發為了合理化它對中華投信的釋股行為,避免持有二一%股權的員工反彈,因此策略性地由內部人事調升為董事長,以安撫員工情緒。至於開發釋股的對象,業界傳言是美林或是高盛等外資。
對於一向採總經理制的中華投信,林一銘接任董事長究竟是架空或嘉勉,各方的解讀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林一銘在中華投信資產規模縮水的情況下,依然高升,足證林一銘在中華地位的穩固,至於將來開發釋股給外資後,林一銘沒有了開發作後盾,前途如何,只能慢慢觀察了。
林一銘小檔案
出生年次:民國四十五年
學歷:東海大學化學系美國萊特大學 MBA、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財務系博士班研究
經歷:美商必治妥公司公誠證券營業員、總經理特助中華投信交易員、基金經理人、總經理、中華投信董事長
曾經操盤基金:中華成長基金、中華成功基金、中華投信基金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