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3-26 16:34:17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擬在4月對「骯髒十五國」(The Dirty 15)課徵對等關稅,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明(27)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專題報告,她在事先出爐的書面報告中指出,台灣去(2024)年為美國第六大貿易入超國,須審慎因應台美貿易爭端風險升高情勢;不過,台灣與美國農產品雙邊貿易之關稅差距大於非農產品,惟農產品係美國對台灣貿易出超產品,台美之間應有談判空間。另外,美國財政部即將發布匯率報告,但央行跟美國財政部溝通良好,未來將持續就總經與匯率政策等議題溝通。
朱美麗27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因應美國川普政府對等關稅策略與我國被列入骯髒十五國名單,我國政府財經相關單位因應策略」專題報告。她在書面報告中指出,台美關稅差距低於印度、南韓、泰國、越南、中國大陸及印尼等,惟台灣對美國貿易出超較大,須審慎因應可能的貿易爭端。自2018年起,美中貿易及科技爭端、美國強化資安防護、COVID-19疫情及近期AI等新興科技應用熱絡,均帶動美國對台灣資通與視聽等高科技產品需求劇增,使得美國對台灣貿易入超持續擴增。去年美國對台灣入超739億美元,台灣晉升為美國第六大入超來源,僅次於中國大陸、墨西哥、越南、愛爾蘭及德國。
央行表示,根據WTO資料,台灣與美國間之關稅差距,按貿易加權平均關稅計算,台灣低於美國0.5個百分點;而按簡單平均計算,台灣雖高於美國3.2個百分點;惟台美關稅差距仍低於印度、南韓、泰國、越南、中國大陸及印尼等。由於台灣對美國貿易出超較大,因此,仍須審慎因應台美雙邊貿易爭端的風險。不過,台灣與美國農產品雙邊貿易之關稅差距大於非農產品,惟農產品是美國對台灣貿易出超產品,台美之間應有談判空間。
央行並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對各國影響程度不一,加、墨所受衝擊較大,美國亦受影響,台灣所受影響程度較低。今年3月S&P Global將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進口品徵收25%關稅、對中國大陸加徵20%關稅等實際狀況,並模擬美國對中國大陸進口品關稅稅率於今年6月前升至45%,且未來一年所有國家進口品關稅稅率由3%逐步升至10%等情境納入預測評估,預測多數經濟體今年經濟成長率將下降,通膨率上升。
另外,美國財政部每半年(通常為4月及10月)發布「美國主要貿易對手國之匯率政策」報告(簡稱匯率報告),對此,央行指出,2020年以來,台灣常因觸及美方貿易順差與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的兩項標準而被列入觀察名單,但主要反映台灣經濟的長期結構問題;不過,央行跟美國財政部溝通良好,未來將持續就總經與匯率政策等議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