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盼2040年將旅遊業年收益擴大至500億星幣(380億美元),並進一步推動MICE的成長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4月12日報導,新加坡旅遊業目前約占星國國內生產總值的3%。去(2024)年旅遊業的收益總計達298億星幣(226億美元),創下新高;訪客量增加21%,達1,650萬人次。預計本年到訪星國旅客約1,700萬至1,850萬人次,旅遊收益介於290億至305億星幣(220億至232億美元)。
二、 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4月11日於「新加坡旅遊局」舉辦的「旅遊常年大會」中致辭表示,星國盼至2040年將旅遊業年收益擴大至470億至500億星幣(356億至380億美元),約等於目前的1.7倍,並進一步推動「會議、獎勵旅遊、大會及展覽」(Meetings, Incentives, Conferences & Exhibitions,簡稱MICE)的成長。
三、 為實現上述長期目標,新加坡旅遊局去年制定「旅遊業2040長期策略與藍圖」,該局將帶動業界開發極具潛力的領域,並聚焦在3大方面:(1)把握高成長領域所帶來的需求;(2)強化旅遊產品,使星國成為具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3)提升旅遊業者及工作團隊的能力以抓住商機。
四、 傅部長指出,到訪新加坡MICE類的訪客平均消費是休閒旅客的兩倍,預計未來10年全球MICE領域的產值將增加1倍。亞太地區是成長最快速的市場之一,新加坡處於良好的位置,可吸引更多MICE訪客。旅遊局的目標是至2040年將MICE領域的旅遊收益增至目前的3倍。
五、 傅部長表示,隨著美國向各國加徵對等關稅,全球各國紛紛下調經濟成長率,消費者信心預計受挫,並考驗星國的適應能力。新加坡將持續評估新趨勢對旅遊業的影響,並做好準備,以因應短期至中期的波動。星國政府將持續為旅遊業界及員工提供支援,不僅在緩解可能面對的衝擊方面,亦包括讓旅遊業變得更堅韌。
六、 新加坡旅遊局局長歐燕媚指出,星國2019年來自MICE的收益約14億星幣(11億美元),占旅遊業總收益約4%,星國力求在2040年將MICE的總收益占比增至約10%。為提高星國的競爭力,當局探討在市中心建造新的會展中心,充分發揮現有MICE設施及市區景點的合作效應,並持續吸引活動主辦方將區域總部設在新加坡,為新加坡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七、 此外,樟宜機場第5航站(T5)將於2030年中投入運作,屆時機場的乘客量將顯著增加。為吸引乘客踏出機場,旅遊局將與旅遊業者合作,開拓無限的可能,無論是走訪景點、欣賞畫展或參加導覽團等,設法讓過境或轉機的乘客在新加坡逗留。
八、 歐局長表示,未來經濟結構將持續改變,因此目前無法斷定旅遊領域在未來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除把握高成長領域的商機,當局亦將持續關注休閒旅客市場,開發重點其中包括健康旅遊、吸引及承辦更多世界級的體育、娛樂與生活時尚活動,以及為聖淘沙注入新活力,並將持續發掘新興市場,使客源多元化。(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