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4-10 15:24:02 記者 羅毓嘉 報導
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3008)執行長林恩平(附圖)也同步針對第二季展望與技術佈局提出看法。他坦言,第二季營運將延續傳統淡季走勢,4月動能將低於3月,5月又會遜於4月,目前整體市況與一至兩個月前相比變化不大,仍屬「混沌」階段,但公司維持既有報價策略,並未打算調整價格。
展望後續季度,林恩平指出,第三季可望迎來新專案開出,帶動手機鏡頭升級。他強調:「較高難度的新鏡頭大立光可以量產,但別人我不知道」,顯示大立光持續透過技術門檻鞏固其在高階鏡頭市場的領先地位。
針對第二季毛利率表現,林恩平表示仍將視客戶拉貨組合而定。儘管部分客戶已推出新機種,但目前出貨量仍不大,大立光將依照客戶預估量提前生產,以拉高產能利用率、支撐毛利表現。他也再次強調,公司一向在價格與數量談妥後才進行批次生產,短期市況波動對獲利結構影響有限。
針對市場高度關注的新品類型,林恩平對「薄型手機」看法保守,直言「就是比較薄而已,沒有什麼特別的」。至於折疊手機,部分機種因需配置雙面鏡頭,產品設計難度提高,但目前並非所有客戶都有導入。
在技術布局方面,metalens技術已有手機品牌導入臉部辨識應用,但林恩平坦言,今年出貨量預估仍小,尚屬起步階段。至於機器人應用,大立光目前以視覺模組出貨,整合RGB與夜視紅外線元件,應用於機器人眼部;手部視覺模組則將光學技術應用於動作偵測,未來預期隨辨識精度要求提升,有望推升相關需求。
車用鏡頭部分,雖持續出貨並接入新車廠專案,但出貨量目前尚未明顯放大。林恩平指出,車規產品確實需要防震功能,但實際規格仍依客戶需求調整。
材料技術方面,大立光觀察到部分客戶轉向採用「1片模造玻璃+6P(塑膠鏡片)」取代原本的8P全塑膠結構,以降低成本。大立光表示已可自行生產相關模組,未來若能優化成本結構,將有機會提高出貨量。林恩平強調,8P鏡頭效能仍較佳,但價格偏高,模造玻璃若有需求提升,公司亦可能擴充產能。
此外,大立光也關注潛望鏡鏡頭技術發展。林恩平指出,若將稜鏡段由玻璃改為塑膠,可進一步縮小體積、提升設計彈性,但就目前客戶導入進度來看,相關產品最快也要到明年才可能量產。
對於外部環境與成本結構,林恩平表示,目前關稅動盪並未對公司造成直接影響,因大立光無直接對美出貨,也未觀察到客戶提前拉貨情況。至於生產據點外移議題,雖有客戶洽談可能性,但他坦言,海外生產成本高,若客戶願協助吸收部分成本,才有推進空間,目前尚未有定案。
針對近期股價波動是否考慮啟動庫藏股,林恩平回應「會再考慮」。
大立光2025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為145.79億元,季減20%、年增29%,毛利率達54.6%,營益率為41.8%,均較去年同期的49.2%、35.0%明顯提升;單季稅後淨利64.43億元,年增5%、季減26%,每股稅後盈餘(EPS)為48.28元。公司表示,儘管業外收益較去年同期減少,但整體營運動能維持穩健。
若以畫素等級來看,1000萬畫素鏡頭為大立光主力產品,佔出貨比重約60%至70%;2000萬畫素產品佔比20%至30%;500萬與800萬畫素產品則分別為10%至20%、10%以下。
大立光2025年Q1折舊金額為16.9億元,資本支出達29億元;業外收益方面,利息收入為11億元,匯兌收益為4.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