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將更密切監測關鍵原物料的供應風險
荷蘭政府網站 (rijksoverheid.nl) 於2025 年 2 月 12 日報導:
確保產業所需之關鍵原物料及(半)成品的供應安全,對荷蘭經濟與繁榮至關重要,爰減少不必要的依賴,及預防新的依賴性是荷蘭內閣的工作重點。由於荷蘭仍缺乏對供應風險及其因應方法的全面瞭解,爰於2月12日啟動荷蘭經濟部所倡議的「荷蘭原物料觀測站」(Dutch Materials Observatory, NMO),旨在對此加以監測。
歐盟已列出若供應中斷,風險最大的34種具重要經濟價值的關鍵原物料,如:鋰、銥及鈷等。其中有17種原物料被指定為戰略性原物料,即對能源與數位轉型、健康、安全、國防及太空領域至關重要。
NMO與知識機構、外國觀測站及業界合作,確保對關鍵原物料價值鏈進行監測。該組織亦制定分析措施,以評估每種關鍵原物料價值鏈的脆弱性。若即將或已發生原物料(鏈)中斷,NMO 可向公司及政府發出警告。
荷蘭經濟部長Dirk Beljaarts表示,NMO將進行相關工作,例如,找出荷蘭過度依賴之處,以及自其他國家購買或重複使用的替代方案。目前情況仍不完整,因此一旦出現供應風險,無法在必要時迅速採取行動。
B部長表示,荷蘭正承擔解決歐洲風險依賴問題的責任。荷蘭地下儲藏的關鍵原物料很少,但可成為煉製過程中的加工環節,畢竟荷蘭是歐洲重要港口,及與歐洲市場腹地相連的貿易中轉國。此外,藉由注重產品的創新或循環性,創造出稀缺性不太高的替代品與新經濟價值。
歐洲以外國家在全球關鍵原物料的產出占比偏高
確保電池、風力發電、半導體、氫氣生產、太陽能板、LED照明、國防應用,以及手機等各種關鍵原物料的充分供應均為必要。目前若干關鍵原物料仰賴歐洲以外的國家,該等國家的產量佔全球90% 。
因此2030 年的目標,是在歐盟開採歐洲戰略原物料年度消費量的 10%,在歐盟提煉 40%,並在歐盟回收 25%。此外,歐盟對單一戰略性原物料供應,可依賴單一國家的上限為65%。在荷蘭國家原物料戰略中,政府將致力提高荷蘭的供應安全,如識別風險依賴關係,特別是研究在荷蘭儲存及加工的可能性,但亦可發展關鍵原物料的循環利用。
荷蘭應用科學研究院( TNO)所轄之荷蘭地質調查機構(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Netherlands, GDN),將代表荷蘭經濟部執行NMO,及與商界、產業組織與研究人員共同合作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