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4-07 11:21:52 記者 林昕潔 報導
台灣紡織業從紗線、織布、到成衣,皆是美國運動服飾品牌的重要供應商,不少紡織業者終端市場確實都以美國為主,但近年隨著成本考量及客戶要求多元佈局,台灣紡織廠多數已往海外布局,因此從國內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紡織品量其實不大,主要是從台灣出口至海外工廠,如: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地,並製成成衣後再銷往美國;此外,台灣成衣廠與客戶多是洽談FOB價格,關稅主要由品牌客戶吸收,因此,此次關稅對台紡織廠主要為間接影響,市場擔憂,客戶成本墊高後,會要求代工廠同步分攤,或是最終成品售價上漲,將影響消費者購買力道,進而影響台灣紡織代工廠訂單量能。
法人分析,以台灣成衣兩大龍頭廠儒鴻(1476)、聚陽(1477)來看,聚陽銷美佔70%,儒鴻銷美佔56%,產地布局上,聚陽成衣產區越南佔41%、印尼佔40%,儒鴻成衣廠區越南佔70%、印尼/柬埔寨佔30%,預期將受此次關稅不小的衝擊;對此,儒鴻表示,目前公司政策仍採按兵不動,客戶也還沒有新的要求,目前高度關注美國、越南最新的關稅協商進度,且後續若與客戶有新的協商,也還需要時間;不過,目前客戶有要求部分貨物盡量趕在4/9前提前出貨,希望短暫降低影響。
法人擔憂,紡織成衣產業受關稅影響將呈兩面夾擊局面,一方面主要生產基地越南等也同遭高額關稅,導致美國服飾品牌整體供應鏈成本暴增,另方面後續品牌廠若有調漲售價來反應關稅成本,則成衣代工廠以往透過分散產能配置以降低風險的效益大打折扣,並面臨供需雙向緊縮,供應鏈將面臨新一輪調整。
(圖片來源:資料庫)